A Study on the External Publicity Translation of Chinese Dish Nam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kopos Theory

Abstract

China’s catering culture has a long history and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extensive and profound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the continuous promotion of Chinese culture, foreigner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interested in Chinese catering culture, making the research o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Chinese dish names more significant. This not only serves as a window for foreign friends to understand Chinese culture but also provides a major way to promote Chinese cuisine to “go global”, thereby enhancing the influence of Chinese cul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kopos Theory, this paper discusses some issues in the external publicity translation of Chinese dish names and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aiming to promote the external communication of Chinese catering culture.

Keywords

Linguistics

Share and Cite:

Jiang, L.L. (2025) A Study on the External Publicity Translation of Chinese Dish Nam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kopos Theory . Open Access Library Journal, 12, 1-6. doi: 10.4236/oalib.1114061.

1. Introduction

饮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中国饮食文化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在跨文化交流中意义重大。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中华文化“走出去”,中餐成外国友人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而中餐名外宣翻译质量直接影响其国际传播效果。当前中餐名外宣翻译问题较多:译法生硬让外国受众困惑,忽略文化内涵丢失精神内核,同一菜品译法不统一加剧沟通障碍,制约了中餐推广和文化传播。功能派“目的论”以翻译目的为核心,强调译文在目标语境的交际功能,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支撑,与中餐名外宣翻译的双重目标契合。本文从目的论视角,剖析问题并结合案例探讨优化技巧,以提升翻译质量,助力饮食文化传播。

2. 目的论的定义

“目的论”作为功能派翻译理论的一个分支,于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著名的翻译家赖斯和弗米尔提出。该理论的核心是以翻译目的为中心进行翻译实践,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性原则。目的性原则要求翻译的过程应该以译文在译语文化中达到它预期的功能为标准,翻译作为以原语文本为基础的一种翻译行为,应该更加注重译文在译语文化环境中所要实现的一种或多种交际功能。连贯性原则指的是翻译还需做到在“语内”和“语际”的连贯。前者指译文必须内部连贯,在译文接受者看来是可理解的;后者指译文与原文之间也应该有连贯性。此外,“目的论”要求译文必须做到忠实原文,但这也不是要求原文和译文必须一字不差[1]。这三条原则提出后,评判翻译的标准不再是“对等”,而是更加注重译本实现预期目标的充分性。三条原则之间的关系是连贯性和忠实性原则服从、服务于目的原则;目的原则是整个翻译行为的中心准则[2]

简单来说,就是译者在进行翻译实践活动时要根据特定的翻译目的和文本类型,采用特定的翻译方法和策略,以实现译文在特定语境中的交际功能。中餐名的外宣翻译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菜名的翻译让外国人了解其背后隐含的文化意味,借此宣传中国传统文化。因此,目的论对中餐名的外宣翻译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3. 对外翻译的菜名出现的问题

在翻译中餐名的时候,有些翻译遵循了目的论的连贯性和忠实性原则,翻译出了中华美食的精髓,让外国人了解菜名的同时也了解了其背后蕴含的文化内涵,然而,中国菜肴的英文英译却还是出现了许多急需讨论和解决的问题[3]

3.1. 翻译方式过于生硬

由于中西方在饮食文化上存在着不同,西方人重视食物的营养搭配,而中国人则重视“色香味”俱全,因此,在对具有地方、文化特征的菜肴进行翻译时,必须对有关的文化背景进行深入的研究。以江苏名菜“霸王别姬”为例,“鳖”与“别”同音,“鸡”与“姬”同音,若将其直译成“Farewell to My Concubine”,会让外国友人不知所云,也会让中国人一头雾水。此外,还比如对于中国人来说耳熟能详的一道菜“童子鸡”,这道菜有人将其译成“Chicken without Sexual Life”。从字面上看是完全是“死译”,会产生贻笑大方的负面效果。也有人将其译成“Spring Chicken”,从字面上看这条译文可以说是展示了翻译人丰富的想象力[4]。但是,它和欧美餐饮业流行的术语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因为“Spring Chicken”作为美国流行的俚语,其中文意思是“活泼的小姑娘”,而不是字面上的“童子鸡”。对于国外食客来说他们是很难从字面上了解这道菜是什么内容。另一道菜“红烧狮子头”被译成了“Red Burned Lion Head”,中文意思为“被烧红的狮子头”,这也是一例典型的望文生义的翻译。估计这个菜名的译文会吓跑很多外国食客。

3.2. 忽略菜名背后的文化内涵

中外文化背景不同,中国人喜欢用文化典故,人名等命名菜品。诸如“夫妻肺片”,译者如果不考虑这道菜背后的典故的话,极容易翻译为为“Husband and Wife Lung Slices”,意思是“丈夫和妻子的肺的片”,而这是完全背离了原菜名的意思。夫妻肺片的缘由是该菜品由夫妻二人一同创制,且“肺片”二字还有一段典故。菜名中的“肺片”原来指的是“废片”,即大多回民不愿食用的动物内脏,后来创制该道菜品的郭氏夫妇为了使本菜名更文雅些,才将“废片”改为“肺片”。而夫妻肺片所用原料有牛肚,牛舌等,唯独没有牛肺,只是巧合才造成了这样的结果。如果译者是死译这道菜名,不仅会让外国读者惊恐,中国人也会摸不着头脑。

此外,四川省的特色传统名菜之一“蚂蚁上树”这道菜的菜名,跟关汉卿笔下的窦娥有关。窦娥用小块猪肉切末后,加粉丝炒好后给婆婆吃,婆婆除了赞叹好吃之外,还给这道炒粉丝起了个形象的名:“蚂蚁上树”。不考虑这道菜的文化背景的话,译者也很难分清最后“蚂蚁上树”的原材料到底是什么,也就很难准确翻译这道菜。

中国菜还喜欢用人名命名菜品,比如“东坡肉”。“东坡肉”起先是苏东坡在黄州制作的,那时他曾将烧肉的做法写在《食猪肉》一诗中:“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他自美。”但此菜当时并无名称,后来老百姓为了纪念他以其名字命名为“东坡肉”。若不了解“东坡肉”的文化典故,译者在进行翻译时很难知道肉是猪肉还是牛肉,以及这道菜是如何烹饪出来的,自然也无法准确翻译出这道菜的精髓。

3.3. 同一菜名的译法不统一

对于部分中国菜名的英文翻译由于没有统一的翻译标准规范,导致一个中文菜名可能有多种英文翻译,这会容易导致外国友人产生困惑和混淆。比如汤圆的英文翻译有“dumpling”以及“pudding”等等。但是“pudding”在英语中主要指的是用面粉,油和蛋再加上水果和果酱等食材制作而成的餐后甜点,这和中国的汤圆又有点不一样。所以汤圆翻译成“pudding”,不仅没有解释出汤圆这一菜肴的意思,还混淆了外国人对于汤圆的认识。还有著名川菜“鱼香肉丝”,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译法,通常的翻译是“fish deer”,而在大陆和港澳的译名又有细微差别,译文分别是“shredded pork with pepper and ginger”,“shredded pork Sichuan style”。这类翻译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想说明“鱼”并不是鱼,而是一种风味。那么想要解决版本过多的问题,还是要推行规范的翻译。

4. 解决方案

4.1. 采用恰当的翻译技巧和方法

中餐的名字通常是由原料,烹饪方式,刀法和调味料组成的。因此在进行翻译时也要根据每道菜的特点来考虑其英文名称。这里主要根据能否看得出原材料来做三点讨论:1) 原料加烹饪方式(主要有炖、煮、烧、蒸等),这时主要可以采用直译的翻译方法体现菜品的具体内容,比如炸鸡卷可以直译为Fried Chicken Rolls。2) 还有一类菜名比较特殊,这类菜名主要是根据历史典故命名的,能够看出部分原材料。在翻译的时候可以采用直译+释义的方法去阐述中餐的具体内容。这样做不仅准确表达了原菜名的意思,体现了目的论中的连贯性和忠实性的特点,同时也让外国食客了解该菜背后的文化背景,宣传中国饮食文化。比如上文提到的“东坡肉”,可以翻译为“Dongpo Pork (Braised Pork with Brown Sauce)”,“麻婆豆腐”对应的英文翻译为“Mapo Tofu (Sauteed Tofu in Hot and Spicy Sauce)”。3) 当看不出菜名的具体内容时,可以采用意译的方法[5],解释出其具体内容。比如上文提到“红烧狮子头”看菜名其实看不出这道菜具体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所以使用意译的方法,解释出“狮子头”的内涵。“红烧狮子头”也就是“红烧猪肉丸”,所以应该译成“Braised Pork Balls”。还有一道中国典型的,也容易给外国人造成困扰的菜肴——“蚂蚁上树”,不了解具体内容的中国人看到这个菜名可能也会不知所以然,无法想象这道菜究竟是用什么做的。在了解了原材料和背后的文化背景才知道“蚂蚁上树”是因为将肉末贴在粉丝上,形似蚂蚁爬在树枝上而得名,所以翻译时应该意译为“Sauteed Vermicelli with Minced Pork”。因此,在讨论菜名翻译时,像此类具有中国特色的菜肴,译者有必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不同的中餐特点进行翻译。

4.2. 加强对两国饮食文化的学习

要想保证翻译的质量,译者必须学习相关领域的内容。菜名的翻译出现问题的根源之一就是译者对其背后的背景知识不了解,尤其是碰到菜名翻译中比较特殊的一类,也就是带典故的菜名,这就要求译者在进行翻译之前要查阅相关的文本去了解每道菜背后所隐含的文化背景知识。只有译者全方位,多层次,深入地了解相关的文化背景,才能做出好的译文。反之,如果译者对翻译文本不了解或者了解得不够透彻的话,就会容易陷入望文生“译”或者断章取“译”的陷阱,从而给外国食客带来困惑,也不利于饮食文化的外宣传播。

4.3. 统一不同版本的相关术语

在进行菜名翻译时,译者能够得到的专家指导以及市面上相关的术语词典比较少,因此会出现同一道中国菜会出现不同的翻译。要想要统一相关术语,有效促进中国饮食文化的传播与推广,有关政府可以通过各种方式统一术语翻译的标准,履行政府的职责。在制定术语标准之后,政府可以借助网络的力量推广使用已经统一的中餐名术语。

5. 结语

菜名外宣翻译的主要目的是有两方面,其一是向目标读者,即外国食客介绍菜品,让外国人可以更自由选择喜欢的菜肴。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菜肴的原材料,烹饪方法以及调料的介绍是非常有必要的。其二是借由菜名向外国人宣传中国的饮食文化,增进他们对中国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的了解。准确的中餐名翻译不仅可以帮助外国人了解中国的饮食文化,还可以增进他们对文字背后的风俗和典故的认识。在翻译过程中选取了目的论作为指导,这主要是因为菜名外宣翻译的首要目的是推广中国饮食文化,具体到每一道菜的翻译上来说,也是遵循了目的论中的连贯性和忠实性原则。总之,用目的论指导中餐名的外宣翻译是切实可行的。

Conflicts of Interest

The author declares no conflicts of interest.

Appendix (Abstract and Keywords in Chinese)

目的论视角下的中餐菜名外宣翻译研究

摘要: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是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中华文化的不断推广,外国人对中国的饮食文化也愈发感兴趣,研究中餐名的英译也显得更加重要。这不仅是让外国友人了解中国文化的一个窗口,也是促进中餐“走出去”的一大途径,从而增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本文以目的论的视角,探讨了中餐名的一些外宣翻译问题以及解决措施,以促进中国饮食文化的外宣。

关键词:中餐名,目的论,外宣翻译

Conflicts of Interest

The author declares no conflicts of interest.

References

[1] 黄继飒. 翻译目的论视角下汉语网络流行语英译策略[J]. 校园英语, 2016(5): 202-203.
[2] 孙国瑾, 严济保. 论中餐菜名英译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J]. 山东外语教学, 2008, 29(3): 104-108.
[3] 闫玉荷, 刘凌. 目的论视角下中餐菜名英译策略[J]. 英语广场, 2024(14): 15-18.
[4] 刘心宜, 付译婷. 目的论视野下的川菜菜名翻译策略研究[J]. 海外英语, 2022(18): 33-34+37.
[5] 李焱. 中餐菜名的英语翻译策略分析[J]. 中国食品, 2023(12): 130-132.

Copyright © 2025 by authors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Publishing Inc.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This work and the related PDF file are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