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alysis of the Research Status of Rice Culture in China

Abstract

Rice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gricultural culture and was listed on the National List of Non-heritage Representative Items in 2014. This study conducts a systematic bibliometric and visual analysis of “rice culture”, 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excavation, protection, inheritance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 of the agricultural cultural heritage system. This paper takes the rice culture in the CNKI literature databas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uses CiteSpace software to analyze the research trends, research themes and research hotspots of rice culture in China in recent years. It was found that the number of research results on rice culture was not high in general, and the excavation, protection, inheritanc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ice culture are still the core contents of research on rice culture heritage.

Share and Cite:

Zhang, H.P. (2023) Analysis of the Research Status of Rice Culture in China. Open Access Library Journal, 10, 1-9. doi: 10.4236/oalib.1110650.

1. 引言

以农业文化遗产为代表的农业文明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2022年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通过保护全球重要农业遗产倡议的20周年。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特别注重。关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加强农耕文化传承保护,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 [1] 。稻之道是人类生存发展之道,是生命的历程,是文明的道路。中国原始的稻作文化源于万年仙人洞的原祖移植种下第一颗水稻,并于2014年,被列为国家级非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22年,农业农村部将推行文化传承与保护工程,全面展开第七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发掘认定工作,这将对于加强农耕文明的传承与保护具有深远影响。

随着城市化和现代农业科技的迅速发展,农业生产工业化逐渐覆盖,传统的农耕种植离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远,宝贵的技能和经验也逐渐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古代稻作文化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技术作为中国农业文化的最具有代表性文化之一,在当今社会环境下,有必要研究稻作文化,为系统保护和传承稻作文化、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2. 相关文献评述

(一) 关于稻作文化的定义

从苏联学者最初提出的稻作文化这一概念到后来在20世纪80年代末由原上海社科院黄强教授等人翻译至中国,到目前为止,“稻作文化”这一概念在学界尚未形成统一定义。陈飞平等(2018) [2] 对稻作文化的定义是祖先在长期水稻耕作中累积的稻谷生产、农业技术经验以及衍生出的生活方式、民俗节日和民间文学。在《稻作文化与江南民俗》一书中讲述到稻作文化是指在稻米种植产生的方方面面,所包括由稻作生产发生出来的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不仅涉及谷物及相关产品生产过程方面,还包括受稻农生产影响的民俗生活方式和生产中的各种风俗习惯,以及稻作民族独特的性格、爱好和文化心态。厦门理工学院刘芝凤教授在《中国稻作文化概论》中认为稻作文化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的区别,广义的稻作文化是:“在漫长的历史农耕文化进程中,形成的具有农民鲜明特色的思想精神和物质资料生产及生活习性的总和”。狭义的稻作文化是:“以种植谷物为生的农民长期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被公认并共同遵守和沿用的民俗事象,即稻作民族的民俗特色文化”。

(二) 关于稻作文化的起源

中国稻作起源问题是一直争议不断的问题。根据农业起源理论以及对考古学家发现的实例分析,中国的稻作栽培历史可以追溯到七千年前,甚至一万年前。目前所发掘的一些与稻作农业相关的重要遗址主要有:浙江北部的河姆渡遗址、湖南彭头山遗址、湖南道州寿雁镇玉蟾岩与仙人洞、河北省舞阳县城北部的贾湖栽培稻、江西万年县仙人洞遗址和吊桶环遗址等。据一项资料统计,到目前为止在中国新石器时代稻作遗址已经发现144多处,长江中下游就有112处。目前关于稻作起源地在学术界概括起来主要有5种观点――云贵高原起源说、华南地区起源说、长江中下游起源说、黄河下游起源说以及多中心起源说。

关于云贵高原起源说,最早是由日本学者渡部世提出。这一学说的提出受到多数学者的认可。然而,韦斯(1996) [3] 认为,要确认中国稻作的起源地,这一地区必须具备三个方面的条件,云贵高原说仅仅具备其中一条。杨成(2020) [4] 通过对各种水稻起源学说证据材料的梳理和比较,提出就目前贵州出土的考古材料以及文献来看,还无法支持贵州为水稻起源中心的结论。童恩正(1984) [5] 的观点与丁颖先生相一致,认为“根据现有的资料基本上可以断定亚洲栽培的起源地就在中国长江以南地区,它可能在浙江省杭州湾一带,但更可能是在纬度较南的云南、广东、广西地区”。并且,在野生稻在数量或品种上中国南方远远超过杭州湾邻近地区,并发现了较密集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已出土的许多石斧、石锛、蚌刀、石磨盘、石杵等可视为从事农业的工具,人们已能利用谷类作物。这些谷类就是水稻。因此,关于华南地区农业的来源很有可能具备特有的发展方式。关于长江中下游起源说,这一观点主要源于20世纪70年代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的发掘以及后来长江中下游地区大量新石器时代稻作遗址的发掘,它也是目前最为中国学界所关注和普遍认可的说法。较早提出这一观点的是闵宗殿(1979) [6] 。关于黄河下游起源说,持这一观点的学者不多,主要有李江浙的《大费育稻考》(1986) [7] 。关于多元说,由于在中国许多都发现了野生稻和发掘出稻作文化遗址,所以也有些学者认为栽培稻在多起起源的可能性也很大。例如严文明提到:“既然适于栽培的野生稻在中国、印度和东南亚等许多地方都有分布,那么栽培稻也就可能在许多地方较早地独立发生。

“中国的水稻固然不必到外国去寻找根源,而中国本身也不必只有一个栽培稻起源中心”。匡达人(1996) [8] 在《长江中游的稻作起源及其发展》中则明确阐明了自己的多元说观点。但是,此观点提出后遭到了一些学者的反驳,认为稻作农业是能动性发明,多起源说则将之视为普遍性的发现,即否定了文化的传播,也将稻作农业看作静止的活动。

(三) 关于稻作文化的演变形式

稻作文化多种多样的形式演变主要分为文物遗址、民俗生活和文学艺术,充分体现了稻作文化的延续性、历史性、完整性、地域性和独特性。

一是文物遗址。文物遗址作为稻作文化的载体,主要为稻谷遗存和稻作工具,如河南安阳殷墟遗址、湖南彭头山遗址、江西万年县吊桶环遗址等均发现稻壳、碳化米及格值时石等稻谷遗存,在浦江新石器时代遗址、江苏草群山遗址兴义市猫猫洞人古文化遗州等挖掘出了石磨盘器、铲、墨和纸等文物。这不仅为起源分化和传播等相关研究提供了实物依据,更是中国传统农耕文明的呈现。

二是民俗生活。食之稻最实际的价值体观,米饭、米粉、米酒等美食反映出不同民族的食俗文化,人们在长期的稻田农作实路中总结了稻作技术和经验,如“清明前后,撒合种豆”、“小暑小割,大暑大割”等都值得后人学习借鉴。

三是文学艺术。文学艺术是稻作文化精神层面上的动态传承,歌舞礼仪、戏图和神话是稻作文化艺术的生动体现。各民族共同的稻作语言、农谚号子和民间长诗等多反映稻作生活,蕴含着独特的稻作文化。谷粒纹、植物符号、水波纹和蛙鸟等图腾在服施、陶器及青铜器上均折射了民族意识的稻作文化。

(四) 关于稻作文化的影响

江南大部分地区的稻作文化与民风民俗之间的联系非常密切。胡宝华、刘立策(2017) [9] 根据目前已有关于花山岩画与稻作文化之间关系的研究,在花山岩画中,诸多图像元素体现出丰富的稻作文化特征,如“蛙形人”、“日芒纹”强调对青蛙、鸟的崇拜,“饰羽人”、行船图强调对太阳、江河的敬畏,以及人们与自然生态融为一体的祈愿。稻作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生态融为一体的宇宙观,在当代社会依然极具生态环境保护价值。庞乾林等(2021) [10] 提出,稻作文化的精神实质是“精耕细作、家国情怀、忧患意识、和合人间”,充分体现着中国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是中国精神的典型代表。

3. 数据来源及结果分析

本研究以中国知网(CNKI)学术期刊数据库为数据来源,期刊选择来自“北大核心”、“CSSCI”和“CSCD”目录的期刊为对象来源,以“稻作文化”为主题词检索发表时间在1993~2023年的文献,检索时间为2023年3月10日,共得到324篇,从中提剔除掉与之不相关的文献并删除简讯、学界新闻、会议通知等文献,最终获得文献226条有效数据(见图1)。

由图2可知,1993~2023年间稻作文化研究发文量相对不高,总体在2~10篇上下波动,其中在2005年稻作文化的发文量迅猛增长。2005年,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于是相关专家开始对农业文化遗产进行全面研究,稻作文化作为农业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受到学界迅速关注,从而呈现出“爆破式”激增状态。党和国家及相关政策的出台的确推动了稻作文化及其各农业文化主题的研究。但是,现代农业及技术对农耕思想冲击等原因的影响下,稻作文化的研究目前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高度重视及关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特别提出,农业文化遗产的研究在未来必将呈现一定的规模。

4. 研究主题和热点分析

为了研究稻作文化的研究历程、热点及前沿,本文使用CiteSpace软件对筛选后的226篇有效文献进行数据的可视化分析,分别得到关于稻作文化文献研究的关键词时间线图(图3)、关键词共现图谱(图4)、关键词突现图谱(图5)。

图1. 文献数据筛选漏斗图(单位:篇)

图2. 发文量趋势图

图3. 时间线图谱

图4. 关键词共现图谱

图5. 关键词突现图

时间线图可以呈现研究主题的趋势变化情况,节点越大表明关键词影响力越大,节点密度越多表明在此时间段里研究内容越多。分析之后共得到6个标签,包括:稻作文化、农耕社会、稻作起源、民俗文化、传承、水稻。在20世纪90年代后,由于水稻种植起源的研究工具及考古材料的进一步提升和丰富,学者们的关注点不仅是对传统民俗文化领域研究中的由水稻种植映射出来的民族特色文化,而且还对稻作文化与特定的稻作民族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学者对于稻作文化的多视角多学科跨地域的研究,取得了大量具有丰富创见性的成果。在21世纪时期,稻作文化的研究进入了全方位、多学科的交叉融合研究时期,学术界也将面对的新的环境和挑战,学者们应不断探索解决路径,如关于稻作文化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转型、对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继承发扬及稻作文化与民族文化根脉的研究。

关键词共现图谱是对多次出现的关键词的总结,可以帮助研究者分析其领域的研究热点。关键词共现图谱中的每个节点都代表某一个关键词,节点越大表示关键词出现的次数越多。分析结果如图4所示,“稻作文化”、“稻作农业”、“稻作起源”、“栽培稻”、“水稻”等关键词的频率较高,可以发现,目前对稻作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稻作文化及其起源、农业等关键词。

通过对关键词进行突发性研究,可以得到在某一时间段内研究的重点和热点、研究主题的发展变动。稻作起源是1993年的研究热点;稻作农业是1995年的研究热点;水稻生产是1998~2001年的研究热点;隆安壮族、万年贡米是2009~2011年的研究热点;传承是2017~2020年的研究热点。受“环境论”的影响,翁齐浩(1994) [11] 在提出珠江三角洲全新世环境变化会直接导致不同文化类型演替或兴起时,特别指出稻作农业开始于青铜时代。朱俊明、唐合亮(1994) [12] 提出,日本古倭人的稻作文化起源于中国古吴越。随着稻作起源的研究方法和考古证据的提升与拓展,研究者们开始关注稻作农业辐射出的民间文化,郭家骥(1997) [13] 以西双版纳某村为代表,分析了傣族稻作文化体系的传统实践、现代衍变及持续性发展等问题。伍文义(1998) [14] 指出了布依族地区地名反映出浓郁的稻作文化特征。翟鹏玉(2007) [15] 提出,壮族稻作神话群依靠其特有的生产方式所表现出的壮族等民族的时间与空间的交汇特质,形成了科技与生态相统一的生态审美叙事范式。“那”状语意为“田”,指土地或田地,壮族先民把野生稻驯化为栽培稻,故壮族为稻作民族。中国壮族和泰国泰族都是自古从事稻作生产的民族,潘其旭(2008) [16] 从“那”字地名和稻作文化的研究,表明壮族和泰族在历史文化上有着共同的特征和发展过程,从而提出特定的地名在相当程度上反映着一定的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李君亮、陈艳(2017) [17] 指出“那”文化的传承困境,并提出“那”文化只有作为文化与技术的双重基础上,“那”文化才得以延续。韦亮节(2023) [18] 提出,针对壮族稻作文化的传承,不仅需要在横向上与非遗项目、网络、文娱活动等相结合,还要纵上挖掘与新时代相契合的诸多内涵。在全球化、现代化与工业化的大环境下,传统稻作文化正面临着更多的挑战,迫切需要找到一条适当的路径来解决保护、传承和发展问题。

5. 结论与展望

稻作文化作为中国传统农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于2014年被列为国家级非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随着稻作文化越来越多地受到重视,吸引了更多的人类学者关注。本文通过对稻作文化的趋势变化、研究主题焦点及研究阶段热点等方面进行分析,归纳总结了国内近年来稻作文化的研究趋势。

其一,稻作起源作为久远的史前时代产生的一个历史之谜,为学术研究留下了一个广阔的探索空间。到目前为止,以往研究表明这一复杂的文化课题无法通过任何单一的研究和方法获得,而是需要多学科交叉与多领域合作的综合研究。而且,由于现有资料不足,很多难题还需要进一步揭示,所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对稻作起源的研究依旧是不断探索与积累的过程。

其二,稻作文化研究涉及范围广,集中在民俗学、人类学、旅游学、考古学、文化学、农学以及生态人类学等领域,跨学科研究不多。研究主题地域性比较明显,如江西万年、云南哈尼、广西龙胜等;主要以少数民族为研究对象,如傣族、苗族、壮族等,可见稻作文化与民族文化是相辅相成的,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形成的稻作文化各有不同。未来随着时代的演进而不断发展,将逐渐塑造具有地域鲜明特色且与时俱进的稻作文化,并应该从多个角度对稻作文化进行探索和阐释。

其三,稻作文化的研究目前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在当代社会,大多数人已经脱离了水稻农业生产,水稻文化在他们心中的记忆越来越少。然而在近年来,稻作文化存在价值与日俱增,包括在振兴乡村、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建设幸福家庭和精致社会、提高公民意识共建命运共同体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时代价值,因此挖掘好、保护好、传承好这些稻作文化,具有厚重的社会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稻作文化在我国的研究现状分析

摘要:稻作文化是中国传统农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于2014年被列为国家级非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本研究围绕“稻作文化”进行了系统的文献计量和可视化分析,以期为农业文化遗产系统的挖掘、保护、传承及乡村振兴提供参考。本文以中国知网(CNKI)文献库中的稻作文化为研究对象,利用CiteSpace软件分析近年来我国稻作文化的研究趋势、研究主题和研究热点。研究发现:稻作文化研究成果数量总体不高,稻作文化的挖掘、保护、传承及可持续发展仍然是稻作文化遗产研究的核心内容。

关键词:稻作文化,研究热点,研究综述

Conflicts of Interest

The author declares no conflicts of interest.

References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二〇二二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N]. 人民日报, 2022-02-23(001). https://doi.org/10.28655/n.cnki.nrmrb.2022.001907
[2] 陈飞平, 宋茜, 李华. 稻作文化的现代化传承模式探析[J]. 湖北农业科学, 2018, 57(13): 117-119.
[3] 卫斯. 关于中国稻作起源地问题的再探讨: 兼论中国稻作起源于长江中游说[J]. 中国农史, 1996(3): 5-17.
[4] 杨成. 关于贵州为水稻次生起源中心的讨论[J]. 农业考古, 2020(6): 27-30.
[5] 童恩正. 略述东南亚及中国南部农业起源的若干问题——兼谈农业考古研究方法[J]. 农业考古, 1984(2): 21-30+82.
[6] 闵宗殿. 我国栽培稻起源的探讨[J]. 江苏农业科学, 1979(1): 54-58.
[7] 李江浙. 大费育稻考[J]. 农业考古, 1986(2): 232-247.
[8] 匡达人. 长江中游的稻作起源及其发展[J]. 中国农史, 1996(3): 29-32.
[9] 胡宝华, 刘立策. 骆越花山岩画的稻作文化解读[J]. 民族学刊, 2017, 8(3): 76-83+121-125.
[10] 庞乾林, 林海, 王志刚. 我国稻文化精神实质及时代价值探讨[J]. 中国稻米, 2021, 27(1): 59-61+67.
[11] 翁齐浩. 珠江三角洲全新世环境变化与文化起源及传播的关系[J]. 地理科学, 1994(1): 1-8+99.
[12] 朱俊明, 唐合亮. 日本古倭人稻作文化滥觞于中国古吴越[J]. 贵州民族研究, 1994(1): 15-22.
[13] 郭家骥. 西双版纳傣族稻作文化的传统实践与持续发展——景洪市勐罕镇曼远村个案研究[J]. 民族研究, 1997(6): 49-58.
[14] 伍文义. 贵州高原布依语反映的地名及其稻作文化[J]. 贵州民族研究, 1998(2): 73-77.
[15] 翟鹏玉. 壮族稻作神话群与民族生态审美叙事[J]. 民族文学研究, 2007(2): 93-98.
[16] 潘其旭. 从“那”字地名和稻作习俗看壮族和泰族的历史文化关系——壮族文化语言学研究系列论文之三[J]. 广西民族研究, 2008(4): 117-123.
[17] 李君亮, 陈艳. “那”文化的传承困境及其作为文化与技术的未来展望——兼评“那”文化的研究现状[J]. 广西社会科学, 2017(9): 224-227.
[18] 韦亮节. 论壮族稻作文化的生境、表征与传承[J]. 中国稻米, 2023, 29(4): 108-112.

Copyright © 2024 by authors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Publishing Inc.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This work and the related PDF file are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