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Path of Becoming the Disney of the East: Th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Changing Characteristics of Japanese Animation

Abstract

Japan’s animation industry has developed in the past half century. Toei Animation, which was established in 1956 and symbolizes the beginning of the Japanese animation industry, put forward the goal of becoming the Disney of the East at the beginning of its development, showing its ambition to challenge the Western Disney with the image of the East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the East-West dichotomy. This paper takes this East-West perspective as a clue and discusses the characteristics that Japanese animation has gradually formed in the process of industrialization.

Share and Cite:

He, Y.B. (2023) The Path of Becoming the Disney of the East: Th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Changing Characteristics of Japanese Animation. Open Access Library Journal, 10, 1-13. doi: 10.4236/oalib.1109692.

1. 引言

在文化自信、文化强国的倡导下,当前中国的动画产业正在如火如荼地发展,针对动画产业的研究也开始被重视。中国方面针对日本动画产业的先行研究有很多,但主要集中于对于日本动画产业的发展经验学习(景宏,2006 [1];赵政原,2008 [2] )。日本方面则有不少集中于日本动画产业历史的著作(?田,2007 [3];津坚,2011 [4] ),主要是动画产业从业者撰写的成功经验回顾,视角也限制于日本一国。本文基于这些先行研究,横向对比了日本和中美两国动画之间的异同,结合历史分析,总结出了一套新的日本动画产业的发展史划分方法,希望能为日本动画产业研究提供新的参考视角。

2. 1940年代~1950年代:受中国影响的启蒙

如今日本的动漫产业规模远大于中国,但其实现代中国动漫的兴起要早于日本。“日本动漫之父”手冢治虫在20世纪80年代访问中国时,曾表示自己对中国动画电影《铁扇公主》(日本版名称:《西游记・铁扇公主之卷》)印象深刻,当时还是初中生的手冢被精美的制作和有趣的故事所吸引,颠覆了以往对中国的轻视态度 [5]。《铁扇公主》(1941,图1)是中国动画的开拓者,万氏兄弟创作的亚洲第一部长篇动画,于1942年被日本当作“战利品”带回本土并上映。手冢在这部中国动画中第一次感受到长篇动漫在叙事上的魅力,被神秘的东方冒险故事所吸引,由此对后来日本动漫的发展也产生了影响。手冢一生致力于中日动漫事业的友好交往,他受《西游记》影响颇深,还创作了自述式漫画《我的孙悟空》。

无独有偶,代表着日本动漫产业化开端的东映动画公司,在创立后推出的日本第一部彩色长篇动画《白蛇传》(1958,图2)也改编自中国传统故事。

图1. 中国版《铁扇公主》的画面。(来源:哔哩哔哩动画,https://www.bilibili.com/bangumi/play/ep313127)。

图2. 日本版《白蛇传》的画面。(来源:东映动画,http://lineup.toei-anim.co.jp/ja/movie/movie_hakujaden/)。

东映动画公司在1956年创立之初就提出“至少要成为东方的迪士尼”( [6], p. 67)的口号,即成为东方的代表与迪士尼所代表的西方抗争,也不失为一种“自我东方化”的体现。《白蛇传》模仿了当时中国动画的风格,上映后很快输出到美国,并获得了第一届威尼斯儿童电影节特别奖。

东映动画在此之后,又对手冢治虫的漫画《我的孙悟空》进行改编,两年后就上映了日本版长篇动画《西游记》(1960,图3),几乎同时期,中国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也推出了《大闹天宫》(1961,图4)。可以看到,即使这一时期中日两国还未正式建交,但是无论是题材选择还是作画风格上都非常相似。两部动画都选择了《西游记》这一部作品,并且画风上也都带有强烈的手绘线条感,不同之处在于,日本版的线条更加简单,配色更加鲜艳,而中国版的线条更加繁复,花纹更为复杂,配色上也多了许多渐变手法。同时,日本版和中国版的孙悟空都在眼眶处做了红色突出,但不同之处在于,中国版采用的是更加复杂的京剧脸谱样式。东映动画推出的两部中国风格动画,在上映后都很快输出到国外,并饱受好评。日本动漫产业之所以对传统中国故事如此感兴趣,《西游记》制作者白川大作的一段采访回答或许可以说明。当被问到为何在推出《白蛇传》后又马上回到中国故事《西游记》,白川表

图3. 日本版《西游记》的画面。(来源:东映动画,https://lineup.toei-anim.co.jp/ja/movie/saiyuki/)。

图4. 中国版《大闹天宫》的画面。(来源:哔哩哔哩动画,https://www.bilibili.com/bangumi/play/ep319063)。

示,“在西洋的东西上根本没法打败迪士尼,于是我们想到了中国和《西游记》 [7]。”

3. 1960s~1980s:欧美化的形成

1937年12月,美国华特・迪士尼影片公司(以下简称迪士尼)制作的动画电影《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在美国首次上映后就席卷了全球,影响了世界动画的发展。该电影于1938年在中国上海上映后,引起了万籁鸣和万古蟾的注意,由此下决心制作出属于中国的公主动画《铁扇公主》;而日本则因为二战等历史原因,直到1950年才得以正式上映,据说手冢治虫在电影院反复看了50遍。可见迪士尼的公主故事给当时全世界的动画产业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也正因此,1956年日本第一家动画公司东映动画成立后,才决定要全面向迪士尼学习。正如上一章节所提到的,东映提出了“至少要成为东方的迪士尼”这样的战略。日本动画协会理事山口(2004)在评价东映动画公司时,认为其对日本动画产业最大的贡献,就是导入了美国的制作系统,改变了日本原本的个体制作模式( [6], p. 67)。东映动画在成立的第二年,就赴美国迪士尼等公司学习产业化流程,由此使得日本动画产业规模急剧增大,正式踏入文化的工业化生产之中。

就是在这种围绕华特・迪士尼公司进行的全方位学习中,日本动画产业也吸收了很多当时迪士尼动画的特色,比如迪士尼的公主动画。华特・迪士尼动画工作室从《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开始,就开始着手推出“迪士尼经典动画长片”系列,至今已经陆续推出了60部作品 [8],其中最为代表性的就是迪士尼的公主动画。在日本动画产业起步的20世纪50年代,迪士尼正好推出了继《白雪公主》后的第二部公主动画《灰姑娘》,当时的一张电影海报中标语写着“自《白雪公主》以来最棒的配乐爱情故事”(图5),可以看作是对《白雪公主》类型叙事的延续。结果是,《灰姑娘》的确成为了迪士尼动画的又一经典,迪士尼也由此开启了公主故事系列。1959年,迪士尼又推出了第三部公主动画,《睡美人》(图6)。有意思的是,除了20世纪50年代的两位迪士尼公主都是金发以外,之后迪士尼便很少再继续生产金发公主,公主开始走向多元化的发色,正如《无敌破坏王2》(图7)中的那张迪士尼公主合影一样,如今金发早已不再是迪士尼公主的唯一选择。

但是这种早期形成的金发公主印象,却似乎已经深深地印在了日本动画产业的记忆中。《灰姑娘》于1952年在日本上映,由此给当时的日本带来了少女风的流行。据说故事中用破旧材料变身华丽衣装的变身形象,与美国在二战时期实行的“服装管制令(1940~1945)”有联系 [9],即战争期间关于服装设计等的规定使材料的使用保持在必要的最低限度。而《灰姑娘》中由灰头土脸变身为华丽公主的故事,也给当时战后重建的日本民众给予了很大的希望。不同于如今通常针对《灰姑娘》中女性对男性强烈依赖的批判,当时的日本将《灰姑娘》视为女性成功的范本,日本女性在故事和衣装上都开始模仿起灰姑娘的样子来,由此,面向日本少女的商业市场也被打开。

图5. 20世纪50年代迪士尼公主动画《灰姑娘》的海报。(来源:MoviePosterDB,http://www.movieposterdb.com/cinderella-i42332/a2e30aa4)。

图6. 20世纪50年代迪士尼公主动画《睡美人》的海报。(来源:MoviePosterDB,https://www.movieposterdb.com/sleeping-beauty-i53285/087de593 )。

图7. 现代迪士尼公主的“合照”。(来源:Princess Wall Poster,https://www.walmart.com/ip/Wreck-It-Ralph-2-Princess/670614780)。

20世纪70年代起,东映动画接连推出了由经典故事改编的动画长片,1975年推出《美人鱼》,1978年推出《大拇指公主》,1981年推出《天鹅湖》(图8)。可以看到,这一时期的日本动画中,公主的发色无一例外都是金色。

同时期,东映推出的少女动画也风靡一时,如1976年起推出的《小甜甜》系列,1979年开始播出的《花仙子》,1987年播出的《LadyLady!!》等(图9),在这些以欧洲为背景的动画中,女主角乃至全家的特征都以金发为主要特色。可以说,这一时期批量出现的金发主角设定,奠定了日本动画中金发的西方象征意味,但是这种金发设定也仅限于欧洲背景的故事中。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日本动画产业选择的西方叙事主要基于对迪士尼动画形象的模仿以及对西方童话故事的改编,主角通常为王室或贵族,生活在城堡或庄园里。

这个时期,日本动画产业已经从美国的迪士尼和环球影业引进了一套完整的动画产业流程,作画风格和故事理念也开始向美国靠近。在手冢治虫当时已推出的《铁臂阿童木》中,已经明显融入了美式动画的风格和审美,比如大眼睛的机器人和白色络腮胡子的科学家形象,看起来就像是美国生产的动画一样。因此,此时推出的《悟空的大冒险》中,画风一改前几部《西游记》改编作品的中式戏剧风格,开始变异为西方视角中的东方形象,甚至产生了不伦不类的东西方混搭。比如天庭中的中国神仙,不仅长着西方刻板印象中的中国八字胡须,甚至还顶着天使标志性的光环(图10)。

1978年,东映动画又推出了西游记的改编作品,《太空西游记》(图11)。该作品推出了两季TV动画和一部剧场版,制作人石川英辅还制作了《水浒传》和《三国演义》的科幻改编版本。从名称上就可以看出,这几部作品虽然号称是对中国传统的改编,但是与原作可以说是毫无关联。对于东方的描述成为了仅限于标题的异国趣味。

1986年,东映动画再次从《西游记》取材,制作出《龙珠》(图12)。这一系列作品堪称20世纪80年代乃至日本动画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作品之一,拥有《龙珠》《龙珠Z》《龙珠GT》《龙珠超》四部TV动画,以及至今26部剧场版动画电影。作品初期中保留了《西游记》原作中的部分角色设计,比如孙悟空,长着猴子尾巴,拥有如意棒,踏着筋斗云,还有牛魔王和铁扇公主,

图8. 金发的公主们――从左到右:《美人鱼》《大拇指公主》《天鹅湖》。(来源:东映动画,https://lineup.toei-anim.co.jp/ja/)。

图9. 金发的女主角们――从左到右:《小甜甜》《花仙子》《LadyLady!!》。(来源:东映动画,https://lineup.toei-anim.co.jp/ja/)。

图10. 开始转向为西方化的审美――左边为《铁腕阿童木》,右边为《悟空的大冒险》。(来源:虫制作所,https://tezukaosamu.net/jp/anime/)。

图11. 《太空西游记》的画面。(来源:东映动画,https://lineup.toei-anim.co.jp/ja/tv/starginger/)。

可以看到《铁扇公主》的痕迹。但是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到后期已经与《西游记》毫无关联了。《龙珠》系列作为日本动画史上影响力最大的一部作品,风靡日本乃至全世界,但是也因此使得许多不了解《西游记》的外国人,对

图12. 《龙珠》的画面。(来源:东映动画,https://lineup.toei-anim.co.jp/ja/tv/dragon/)。

其中的文化背景产生了误解,比如认为孙悟空就是《龙珠》原创的角色 [10]。《龙珠》系列的动画作品一直到最近还在更新,2021年曾官方宣布将在2022年上映新剧场版电影。至此,日本动画中的《西游记》狂热,可以说是几乎全部集中到了《龙珠》这一系列中。在此之后,虽然还有如《最游记》这样的作品,但是无论是角色设定还是故事情节,都与原著相去甚远,只能说是取了个类似的名称,“蹭”了《西游记》的热度而已。

4. 1990s~2010s:东方和西方的混合

20世纪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破灭,日本动画产业却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世纪之交的20世纪90年代~21世纪00年代涌现出更多原创动画叙事,西方形象开始以浓烈的姿态融入日本,金发形象开始走进日本动画的本土叙事中,最为代表性的就是1992年东映动画开始推出的《美少女战士》系列(图13)。美少女战士的外貌是金发蓝眼、雪白皮肤的典型高加索人种形象,背景前世是住在城堡的魔法公主,但是日常生活中却是穿着日本学生制服,甚至还有点傻傻的普通日本学生。从此,日本动画中的金发的形象就不再是遥远的异国故事主角,而是走进日本,成为日本角色的一部分。《美少女战士》系列距今已有30周年,仍然有着强大的衍生品市场,可见对于当时的日本动画产业来说也影响力巨大。在同一时期,连经典男性向动画《龙珠》系列中都开始出现金发,20世纪90年代的《龙珠Z》中,悟空从原本的黑色头发,进化出了完全金发的“第三大终极形态”(图14)。可以说,正是受到20世纪90年代《美少女战士》的影响,金发才开始深切地融入日本本土的故事中,在日本动画所虚构的社会中,才开始出现许多融合了东西方背景的角色。

这种金发的变迁虽然打破了原本东西方叙事之间的屏障,但是金发所象征的高贵形象却作为一种刻板印象被保留了下来。21世纪00年代的代表性少女动画《樱兰高校男公关部》(图15)中,有五名日本人男性配角,但唯有男主角是拥有法国背景,被称作“陛下”的金发王子形象。角色设定中的金发特征,暗示着一种优于本土的主角地位。日本动漫产业从学习迪士尼到自主创作的过程中,对于金发的使用从西方故事的模仿走向了本土主角的表现,由此,金发作为一种优越性的象征被固定了下来。

图13. 作为主角的金发亚洲人――《美少女战士》的女主角“月野兔”。(来源:http://sailormoon-official.com/world/moon.php)。

图14. 作为主角的金发亚洲人――《龙珠》的男主演“孙悟空”。(来源:http://lineup.toei-anim.co.jp/ja/movie/movie_doragonball_ryuken/)。

图15. 金发特征显著的男主角。(来源:哔哩哔哩动画 https://www.bilibili.com/bangumi/play/ep26289)。

进入21世纪10年代,日本动画对东西方的叙事策略似乎走向另一个极端。一方面,日本动画中出现的西方角色仍然以金发为主,尤其是在表现东西方文化冲突的混合式叙事中,金发所象征的西方文化相比起日本的东方文化显得更加优越。2013年播出的漫画改编的少女动画《黄金拼图》中,讲述了来自日本和英国的两个少女之间的友情。如同和动画题目中对金色的突出一样,黑发的日本主角在看到金发的英国少女后,对她的金发展现出极大的爱慕。而英国的日常场景,在女主角眼里也都是一种闪闪发光的高级象征。事实上,动画开头就出现了更加写实的英国场景,伦敦街头几乎看不到亮金色头发(图16)。这意味着,即使动画创作者和观众都知道,现实中并不是所有的英国或者欧洲人都是浅金色头发,但是在日本动画中,仍然将这种金色头发作为一种代表西方的、更加漂亮的象征。这反映了日本动画产业及其观众的一种喜好倾向,一种对金发隐喻的崇拜。这种对金发的迷恋以及对其代表的西方的崇拜,尤其体现在日本动画中东西方特征对比的场景里。

另一方面,原本只象征西方的金发,也开始频繁出现在日本人形象中。金发不仅出现在西方角色身上,还常见于日本人主角当中,尤其是为了凸显角色的海外生活背景,或者突出于常人(东方人)的美貌。比如2012年播出的轻小说改编动画《樱花庄的宠物女孩》中,从英国回来的天才女主角,虽然按照设定是英语0分的日本人,但是与配角相比,浅金色的头发和更白的肤色去凸显了女主角的地位。再如2014年播出的漫画改编动画《四月是你的谎言》中,原本是深色头发的普通日本学生的女主角,在知道自己时日不多后,大胆地把自己的头发染成金色,因此一举从路人中凸显出来,成功地吸引到男主角的目光,从路人角色转变为女主(图17)。

图16. 《黄金拼图》的画面――左边是日本女主角与英国少女第一次见面的场景,日本人的台词是“好漂亮的…金色”;中间是住宿家庭的妈妈在向女主介绍房间的场景,所有的场景都是金光闪闪的;右边是动画片头出现的更现实主义的英国街景。(来源:哔哩哔哩动画,https://www.bilibili.com/bangumi/play/ss443)。

图17. 金发的日本人女主――左边是《樱花庄的宠物女孩》中的金发日本人女主(来源:哔哩哔哩动画,https://www.bilibili.com/bangumi/play/ss687),右边是《四月是你的谎言》中染了金发后的日本人女主(来源:哔哩哔哩动画,https://www.bilibili.com/bangumi/play/ss1699)。

而在由游戏编剧所写轻小说改编的动画《路人女主的养成方法》(2015)之中,为了反差效果,编剧特意将拥有金发“主角配置”的角色安排成配角,而女主角则是深色头发且性格内向不起眼的“路人”。在遇到日本人主角和外国背景配角之间的优越形象冲突时,金发甚至会让位给日本人主角,而外国角色则被安排一种不存在于真实世界的发色。比如同在2015年播出的漫画改编动画《干物妹!小埋》中,十项全能且美貌的日本人少女主角是一头金发,而出生于德国的配角却被安排成蓝色的头发(图18)。

原本属于西方刻板形象的金发白肤,开始逐渐被日本形象所占领,有时甚至被日本传统形象所制约。但是在多数场合,这些西方特征即使表现在日本角色身上,仍然显示出一种优越的与众不同。在《四月是你的谎言》中,甚至能直观地看到一个从传统日本形象到刻板西方形象的改变,而这种改变的结果在动画中是非常正面的。这意味着原本来源于迪士尼动画中的金发西方形象开始受到来自日本本土身份的挑战,虽然在这种挑战中,金发的优越性暗示仍然是显著的。这种西方化的优势特征,仍然没有摆脱历史上继承下来的金发刻板印象,即对金发所代表的西方的崇拜感。

从上述可以看到,随着日本动画产业的发展,其对东西方的描述也在逐渐变化。从传统金发碧眼的西方叙事,到逐渐走进日本的西方角色,再到具有传统西方特征的日本人角色,日本动画产业的发展史,可以说是一部现代日本对西方的吸纳史。

在这个过程中,金发作为一种优越性的象征被固定了下来。金发的设定也从西方的贵族故事角色走向了本土故事主角。金发以及其代表的西方背景,也作为一种更优越的认知被保留了下来。

当然,现代日本动画产业所创造的这些金发女主角,并不是真正的西方故事主角。因为日本动画产业毕竟根植于东方的日本,如果真的完全照搬西方的女主角形象,那么日本动画产业想必也会沦为一种西方故事的代工厂,而无法真正作为一种可以立足于世界动画产业中的国家支柱型文化产业。在日本动画产业所创造的架空世界中,日本人的主角形象可以说是既有西方特征的美貌,又具有东方特征的性格。这些金发白肤的日本人主角,既在外观上接近日本人所设想的西方形态,又能毫无违和,或者是更加优秀地融入日本的集体主义中。这种西洋化的日本人设定,可以说是代表了一种日本社会的集体审美和向往,也可以看作是现代日本文化中的“和洋折衷”产物。

图18. 和外国人对比的日本人主角――左边是《路人女主的养成方法》中有意设的金发配角(前)和黑发女主角(后) (来源:哔哩哔哩动画,https://www.bilibili.com/bangumi/play/ep28160),右边是《干物妹!小埋》中金发的日本主人公和蓝发的外国配角(来源:哔哩哔哩动画,https://www.bilibili.com/bangumi/play/ep63860)。

5. 结论

本文通过横向对比日本动画与中美两国的动画发展历史,参照日本动画产业发展中采用的东西方二元视角,总结出在日本动画产业的发展史中,按照不同的特征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1) 1940s~1950s:受中国影响的启蒙。受到当时优秀的中国动画《铁扇公主》的影响,日本动画产业发展的早期不仅选取中国古代经典作为题材,而且连画风也与中国动画相似。2) 1960s~1980s:欧美化的形成。在日本动画的产业化进程中,由于大量引进迪士尼等美国动画的作画系统,因此在审美上开始走向欧美化;同时由于迪士尼公主动画的盛行,金发的公主形象也成为日本动画中对欧美形象的刻板化描述。3) 1990s~2010s:东方和西方的混合。随着日本动画的自由发展,金发开始脱离传统的西方故事,逐渐成为日本叙事中的一部分,日本动画中的主角开始出现金发日本人的设定。尽管金发进入了日本社会,但是金发所代表的优越性象征依然被保留了下来。日本动画产业在成为“东方迪士尼”的道路上,先是从中国经典故事入手,然后模仿迪士尼动画的审美,最后形成了如今“金发日本人”的特征形象。从东西方的二元视角来看,日本动画产业在产业化起步到发展至今,可以说是完成了一次当代日本文化的“和洋折衷”融合。

“成为东方迪士尼”的路径:日本动画的产业发展与特征变迁

摘要:日本的动画产业是在近半个世纪发展起来的。成立于1956年,象征着日本动画产业开端的东映动画公司,其在开展之初就提出了“成为东方迪士尼”的目标,展现了在东西方二元对立的视角下,以东方形象挑战西方迪士尼的野心。本文以这种东西方视角为线索,探讨了日本动画在产业化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特征。

关键词:日本动画,产业史

Conflicts of Interest

The author declares no conflicts of interest.

References

[1] 景宏. 日本动漫产业的发展及其对世界的影响[J]. 日本学刊, 2006(4): 133-144.
[2] 赵政原. 日本拓展文化产业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08(5): 118-124.
[3] 增田弘道. 日本动漫产业的商业运作模式[M]. 李希望, 译. 北京: 龙门书局, 2012.
[4] 津坚信之. 日本动画的力量[M]. 秦刚, 赵峻, 译.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1.
[5] Cao, J. (2022) International Juvenile Children’s Anime—Manga Painting Exhibition 2022 Japan-China Friendship Commemorative Exhibition Held in Tokyo. (In Japanese) https://jp.eastday.com/node2/home/latest/sh/u1ai192923.html
[6] Yamaguchi, Y. (2004) The Complete History of Japanese Animation—The Miracle of Japanese Animation that Conquered the World. Ten Books, Tokyo. (In Japanese)
[7] Studio Male (2011) Toei Feature Film Study Vol. 10: Interview with Daisaku Shirakawa (2) Osamu Tezuka and “Journey to the West”. (In Japanese) https://www.style.fm/log/02_topics/top041115.html
[8] Walt Disney Animation Studios (2022) What We Do—Feature Films. https://disneyanimation.com/films
[9] Tomomi, E. (2017) The Influence of Disney Animation in Japan: Clothing Fashions and Their Influence on Women at the Time of the First Japanese Release of “Princess Cinderella” (1952). Journa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24, 185-209. (In Japanese)
[10] 中国日报双语新闻. 外国人看了《西游记》才知道: “七龙珠”原型原来是孙悟空![EB/OL]. https://mp.weixin.qq.com/s/8NB6s1B1B9qsn6SwkJ-MWQ, 2022-07-16.

Copyright © 2024 by authors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Publishing Inc.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This work and the related PDF file are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