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Approaches and Strategies of High School Art School-Based Curriculu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re Literacy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promo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hina’s new curriculum reform, art teaching urgently focuses on cultivating students’ core literacy and innovative thinking, aiming to enhance their comprehensive abilities. In this new educational situation, school-based curriculum has become one of the core contents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It is not only the result of the reform, but also a curriculum designed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creation of students. The school-based curriculum has clear objectives and rich and diverse content in its curriculum design, aiming to enable students not only to master the basic knowledge and skills stipulated in the national curriculum, but also to have personalized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understand the value of learning, and cultivate a strong personality.

Share and Cite:

Fu, X. , Cao, J. and Ma, Y. (2024)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Approaches and Strategies of High School Art School-Based Curriculu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re Literacy. Open Access Library Journal, 11, 1-4. doi: 10.4236/oalib.1111635.

1. 引言

随着《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出台,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这一理念更加深入人心。美术教育从业者更应该深入思考如何把美术课程核心素养落实到校本课程开发中去,让这一核心素养能够在课堂中进一步落地生根,并且在核心素养的基础下,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地方美术学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应因地制宜。针对课程需求和学生发展,教师需深入研究本土生活意义和地方文化特色的美术资源,并将其转化为符合课程要求的教学内容,这个过程符合核心素养教育的基本要求。教师将原书本化和理想化的知识进行课程化和实践化,这也是核心素养教育的基本要求之一。

2. 开发校本课程对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价值

1) 培养学生的美术意识

新课标强调要通过多种实践方式来让学生了解和感受美术语言,使其熟悉、掌握美术语言,积累美术审美经验等,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1] 。在美术教学中,建议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以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并营造一个轻松、活泼的学习环境。除了传统的讲授和示范外,还可以引入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如实地写生、艺术展览参观、艺术家访谈、艺术实验等,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感受和体验美术的魅力。同时,美术教学也应该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教师可以设计启发式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让他们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参与,主动思考。此外,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展示作品,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创意,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同时也应该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供丰富多种实践机会,让学生动手实践,锻炼他们的手工操作能力和艺术表现技巧。鼓励学生进行作品创作,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和空间,培养他们的创新创意精神。

此外,在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有助于学生发现美、理解美、创造美,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不断促进学生动手实践并且在实践的过程中进行知识的内化,培养学生对于美的独特的看法,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

高中美术作为“美育”重要课程,其新课程标准指出需通过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掌握关键能力,塑造必备品格,具备文化理解、创意实践、审美判断等素养,美术教师需在践行新课程标准基础上有效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例如,教师在组织学生鉴赏国画时,一方面需从国画本身出发,引导学生从构图、色调等美学元素角度出发进行鉴赏,培育学生图像识别、审美判断等素养。另一方面需从国画内涵角度出发,引导学生从作品深意、作者情感等角度出发进行鉴赏,旨在培养学生文化理解核心素养。

2) 构建文化认识,提升审美能力

通过对校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构建对周边文化的认识,引导学生观察、体验,并且提升学生的审美观念,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美,让学生更直接地进行探索和感知。鼓励学生走进艺术馆、博物馆中,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例如,教师在进行“现代设计艺术”教学时,可将生活中具有现代设计元素及特征的工艺品拿到班级中,而后启发学生思考其在生活中看到的现代设计艺术作品,激活学生美术鉴赏思维,扩展学生艺术赏析视野,期间培育学生图像识别、审美判断等素养。

此外,由于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沉浸于虚拟世界,逐渐疏远了社会和自然环境,这导致他们对生活的观察变得不够细致,观察能力也相应减弱。然而,美术作品的灵感来源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学生学习美术需要通过观察生活,从中发现美和艺术知识的联系。在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感受能力,唤起他们对周围环境的观察意识。

3) 实践探索中培养学生的创意表现能力

教师在设计校本课程中,力求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自主解决问题和创作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动者。并且在课堂中,教师能够提供一个更加开放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在校园中、在生活中进行感受,通过多样化的创作活动,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尝试新的创意表现方式,勇于表达个人独特的观点和想法,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培养他们的创作能力。

3.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美术校本课程开发的方法

1) 合理筛选地方文化资源进行课程设计

李力加教授曾提出:“地方文化资源不等于课程,从地方文化资源到校本美术课程需要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主要靠调查、筛选地方文化资源和课程设计的研究来实现。” [2] 因此,教师需要合理对当地的有意义的地方文化课程资源进行深入了解和探究,并且在筛选地方文化资源时,教师需要明确课程的教育目标和学习重点。这可以是传承当地文化、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创造力等。

2) 采用“工作坊式”课堂实践美术课程核心素养

工作坊式的教学能够为教学提供一个重要的抓手,并且在专业专家的引领和指导下,可以更好深入了解核心素养,设计出符合现代实际并结合教师特长的美术课程。教师旨在通过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指出通过问题、主题、案例、情景、空间、环境等形式来组织课堂,有效激活教学 [3] 。一项由巴基斯坦学者Ahmad进行的研究发现,工作坊式的美术教学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并增强他们对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另一项来自美国的研究表明,通过工作坊式的学习方式,学生在美术课程中不仅能够提高艺术技能,还能够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升其核心素养。工作坊的教学可以很好地促进学生自我探究学习,并且在探索的过程中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艺术课程核心素养。这种教学模式在美术课程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和实践价值,教师应积极借鉴这种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具有启发性和有效性的美术教育。

3) 创新符合核心素养的教学模式

采用大单元教学、分层教学等教学策略,开发符合核心素养的校本课程,整体提升学生的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促进“教?学?评”一体化,确保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相互贯通,形成有机的整体。同时,教师也应让学生亲身参与美术活动,体验艺术创作的乐趣和挑战,从中感受到技能与创意的融合,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通过学生参与美术创作的过程,他们不仅能够学习到技能,还能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尝试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例如,通过设计社区美化项目、创作环保主题作品等方式,让学生将美术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教学是围绕情境化主题的真实性学习任务展开的。追求情境化主题、有温度、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关的真实性学习。设置有意义的宏观人文主题又能促进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立德树人等育人价值,从而有别于一般的技法性或形式感的美术作业。

4. 结语

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孔子就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4] ,充分肯定了艺术教育的陶冶、感化之力。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并需要以核心素养为依据,培养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为日后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教师应该在开发课程的过程中不断探索,促进学生落实艺术课程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底蕴。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美术校本课程开发途径与策略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改的不断推进,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与发展,艺术教学迫切着眼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与创新思维,旨在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在这个新的教育形势下,校本课程成为新课改的核心内容之一,其不仅是改革的成果,更是为学生发展和打造的课程。本研究从校本课程对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价值出发,对高中美术校本课程开发的方法进行进一步探究。

关键词:艺术课程核心素养,美术校本课程,高中美术教学

Conflicts of Interest

The authors declare no conflicts of interest.

References

[1] 教育部: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 [S].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8: 3-5.
[2] 李力加. 美术校本课程开发的途径与思路[J]. 画刊(学校艺术教育), 2013(4): 5-8.
[3] 季洪旭. 单元教学探索[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0: 9-12.
[4] 孔子. 论语·泰伯[M]. 诸子集成. 上海: 上海书店出版社, 1986: 160.

Copyright © 2024 by authors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Publishing Inc.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This work and the related PDF file are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