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ploring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inguistic Landscape during the Asian Game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City Image in Shaoxing ()

1. 引言
近年来,城市语言景观逐渐成为社会语言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作为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景观不仅反映了城市的文化底蕴和特色,更在亚运会等国际舞台上成为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目前,国内外对于语言景观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在亚运会等特殊场景下的研究尚显不足。亚运会作为一场国际性的体育盛事,不仅为亚运协办城市之一的绍兴提供了一个展示自身文化魅力和城市形象的绝佳平台,也为研究城市语言景观与形象构建的互动关系提供了一个契机。因此,本文通过实地调查等方式,探究亚运赛事下绍兴市语言景观现状,基于现状,研究绍兴城市语言景观与形象构建的互动关系。通过深入剖析这种互动关系,进而为绍兴提供城市形象提升的策略,同时也为其他城市在举办大型国际赛事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2. 语言景观研究综述
语言景观(linguistic landscape)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涉及语言学、城市规划、文化研究、地理学等多个学科。这一概念最早由加拿大语言学家Landry和Bourhis在1997年提出,用来描述城市空间中公共和私人领域里语言的使用和展示。随着全球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语言景观逐渐成为城市研究的新视角,其研究重点和方法也在不断丰富和深化 [1] 。语言景观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语言景观的定义、分类、特征、功能及其与社会文化、城市规划等的关系。在定义上,语言景观通常指城市空间中的文字景观,包括公共标识、广告、招牌、地名等各种语言符号。这些符号不仅反映了城市的语言多样性,也体现了城市的文化特色和历史传承。
城市语言景观是指因城市内的交通路牌、广告牌、街道名、地名、商铺招牌以及政府机构的公共标牌上的语言文字具有一定的规模或视觉效应,在特定地理空间范围内集体呈现而形成的具有某种外部视觉特征和特殊地方感的场所环境或空间 [2] 。赛事标语属于城市语言景观研究范畴。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城市语言景观研究逐渐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但有关赛事语言景观的探讨却显得相对稀缺。尽管我们可以从中国期刊网(CNKI)等数据库中看到,城市语言景观研究的发文量正在稳步上升,关注度也在逐年提高,但针对赛事语言景观的专项研究却依然不足。在中国期刊网(CNKI)以“赛事”和“语言景观”作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排除无关文献后仅有7篇论文,其中刘洁、安琪、于风(2020)从城市公示语、城市宣传语、政府网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提出相应语言景观建设优化策略,以期对张家口借助大型运动赛事塑造良好城市形象 [3] ;丛晨、何劲鹏、杨伟群(2023)基于语言景观理论,通过录像观察对北京冬奥会语言景观的呈现特征进行考察并总结建构经验,进一步提出未来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赛事语言景观的提升策略 [4] ;这些研究不仅丰富了城市语言景观的理论体系,更为城市建设者借助大型赛事优化语言景观来塑造和提升城市形象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借鉴。然而,考虑到赛事语言景观研究的相对稀缺性,有关赛事语言景观的研究具有较大的研究意义,为城市的文化建设和语言规划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3. 亚运赛事下绍兴市语言景观现状
在亚运会的热潮中,绍兴市(如图1),这座拥有2500多年历史的江南水乡城市,再次吸引了全球的目光。作为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文化和生态旅游城市,绍兴不仅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吸引着国内外游客,更以其独特的语言景观为亚运会增色添彩。在第19届亚运会的筹备和举办期间,绍兴市积极打造多语种的语言景观,以展示其作为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形象。无论是街头巷尾的路标指示牌,还是旅游景区的介绍展板,甚至是市民的日常生活交流,都能感受到多语种的氛围。这种语言景观的多样化,不仅方便了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游客,也展现了绍兴作为国际化城市的开放与包容。
本研究选取以绍兴市亚运场馆??绍兴奥体中心体育馆、中国轻纺城体育中心、绍兴棒(垒)球体育文化中心以及绍兴柯桥羊山攀岩中心为主要调查场所,调查方法为田野调查法,即实地拍摄调查场所的路牌和信息指示牌等具有代表性的语言景观,实拍图片合计119张。这些图片可以分为路牌指示、信息展示和宣传标语等几类。路牌指示类图片主要用于提供方向指引,帮助运动员和观众快速找到目的地;信息展示类图片则提供了关于场馆、赛事和周边设施的详细信息;宣传标语类图片则通过醒目的标语和口号,传递了亚运会的精神和绍兴市的城市形象。绍兴棒(垒)球体育文化中心(如图2)位于绍兴市越城区兴越路916号,作为第19届杭州亚运会棒垒球赛事举办的主场馆,也作为国内目前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的棒垒球专业场地,将以绍兴体育新地标的形象成为展现杭绍世界名城的重要展示窗口。
在亚运会的背景下,绍兴的语言景观呈现以下特点:
(一) 官方占比为主
官方标牌和私人标牌反映了不同群体和组织在城市语言景观中的地位和作用。官方标牌强调公共利益、国家核心价值观,在城市规划与管理中承担
图1. 绍兴市地理位置.
![]()
Figure 2. Shaoxing baseball and softball sports cultural center.
图2. 绍兴棒(垒)球体育文化中心.
特定的政治化功能;私人标牌(如图3)则主要满足个人或团体的商业宣传需求,承担市场竞争和品牌建设功能 [4] 。根据语言景观的种类角度进行统计(见表1),亚运会期间,官方语言景观占据了显著的主导地位,反映了政府在体育赛事管理方面具有强大控制力,官方标牌旨在构建统一、整洁、高效且服务周到的功能性标识系统,为亚运会的顺利举办提供有力支持;官方标牌中,赛事宣传类标识(如图4)占比最大,科技类和提示类也有一定比例,旨在为赛事参与者提供清晰、准确的指引信息,体现了赛事举办者对赛事语言景观的规划性;赛事宣传类占比最大,体现了尊重各国文化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有利于促进场域内的凝聚力和认同感,官方限制私人与企业标识数量,避免过度凸显某些个体或团体的社会地位与权力,体现了赛事管理者对于赛事景观信息的管控力,有利于促进各种文化平等交流。
(二) 汉英双语为主
语言选择指在特定区域公共空间呈现的语言景观所涉及的语种数量和语言种类。从语种数量这一层面来看,通过实地考察采集的景观语料大致分为以下三种:单语景观、双语景观和多语景观 [5] 。从语言种类这一层面来看,表2中呈现的数据显示,双语语言景观占比最高,单语景观其次。通过对语料的进一步梳理发现:单语景观以汉语为主,存在少数单英文标牌(如图5),但汉语作为官方语言具有绝对的优势;双语景观(如图6)则是以汉语和英语为主;多语景观主要是汉语、英语和日语三种语言。语言景观具有信息功能与象征功能,信息功能指“语言景观可以提供信息,帮助人们了解某个语言群体的地理边界和构成以及该社区内使用语言的特点”;象征功能指“语言景观能映射语言权势与社会身份和地位” [6] 。绍兴亚运语言景观的信息功能主要体现在该历史街区语言标牌存在汉语、英语、日语三种语码共存的情况,展现了绍兴开放多元的国际形象。
![]()
Table 1. Type of linguistic landscapes.
图3. 商业宣传类.
图4. 赛事宣传类.
![]()
Table 2. Number of linguistic landscapes.
图5. 单英文标牌.
图6. 双语指示牌.
4. 语言景观与城市形象构建的互动关系
语言景观,作为城市文化的一种直观体现,通过多元化的语言符号和表达方式,展现了城市的包容性、开放性和多元性。城市形象,则是语言景观得以展现和发挥作用的背景和平台,一个具有鲜明特色和良好声誉的城市形象,能够吸引更多的目光和关注,进而推动语言景观的创新和发展。城市形象的塑造需要借助语言景观的力量,通过巧妙的语言设计和布局,强化城市的独特性和识别度,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品牌价值。语言景观与城市形象构建之间的互动关系是一种双向的、动态的过程。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共同塑造着城市的独特魅力和文化风貌。
亚运主题语言景观作为绍兴市城市形象的直接展示,通过多种形式展现,融入绍兴的古建筑、传统手工艺品等元素。各个场所的宣传标语、口号、海报等以图文结合的多模态形式展现,富有表现力。宣传标语简洁而有力,以文字形式,直观传达出绍兴特点。例如:“看千年古城,迎亚运盛会”展现了绍兴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激情亚运,活力绍兴”展现绍兴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文明绍兴,喜迎亚运”展现了绍兴与其他城市一同迎接亚运会的凝聚力。宣传海报以图文并茂形式展示出绍兴的城市风貌。结合生动的图片和精简的文字,展示绍兴的古城风光、名人墨客、水乡风情等,直观地向游客展示绍兴的魅力。
绍兴的语言景观通过多语种的形式,向世界传递着亚运会的精神和绍兴的文化。在亚运会期间,绍兴的语言景观不仅用中文表达,还加入了英文、日文、韩文等多种语言,以满足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游客和参赛者的需求。不仅如此,绍兴的语言景观还通过创意设计和科技手段,为亚运会的宣传和推广注入了新的活力。例如,利用LED显示屏和互动装置等现代科技手段,绍兴的语言景观可以实时播放亚运会的赛事信息、精彩瞬间和文化活动等内容,为游客和市民提供了一个更加直观和生动的了解亚运会的途径。
城市形象为绍兴亚运语言景观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与设计灵感。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名城,绍兴拥有众多独特的文化元素,这些元素不仅为亚运语言景观的设计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意,还赋予了其深厚的文化内涵。绍兴的城市形象中,无论是悠久的历史文化、秀美的自然景观,还是独特的社会风貌,都可以被巧妙地融入到亚运语言景观之中。这些景观在展现绍兴独特魅力的同时,也充分彰显了其地方特色。更值得一提的是,城市形象与绍兴亚运语言景观的相互融合,共同促进了独特城市文化品牌的形成。绍兴巧妙地将城市形象元素与亚运语言景观相结合,不仅展现出了城市的地方特色,还赋予了其国际视野。这种既具有地方特色又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城市文化品牌,不仅极大地提升了绍兴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也增强了市民对城市的自豪感和归属感。这种自豪感与归属感进一步推动了绍兴的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使绍兴在国际化进程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5. 城市形象提升策略
5.1. 优化语言景观标识,统一规范语言标牌形式
规范且美观的语言景观标识牌,不仅是绍兴展现国际形象的重要“窗口”,更是直观反映城市国际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注重标识牌的视觉效果和实用性。通过采用醒目的色彩、清晰的字体和易于理解的图案,使标识牌能够在第一时间吸引人们的注意。政府专门的机构或部门还应加强监管和维护工作,定期对语言标识牌进行检查和维修,确保其完好无损、清晰可见。同时,对于不符合规范的标识牌,应及时进行整改或替换,以维护城市的整体形象。
通过政府专门的机构或部门的努力,绍兴亚运语言景观标识将得到全面优化和规范。这些统一美观的标识牌将成为绍兴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为亚运会的成功举办增添一抹亮色。同时,它们也将成为绍兴展现国际化形象的重要载体,吸引更多国内外游客前来感受绍兴的独特魅力。此外,统一规范语言标牌形式也是提升绍兴亚运语言景观形象的关键。通过制定统一的设计规范和制作标准,我们可以确保所有标识牌在风格、尺寸、材质等方面保持一致,从而营造出一种整洁、有序的城市环境。这不仅有助于提升绍兴的城市形象,更能为亚运会增添更多的文化魅力和视觉享受。
5.2. 建设线上传播平台,发挥标语为城市亚运品牌服务的宣传功能
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新媒体为城市构建了一个“拟态环境”,为传播城市形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7] 。因此,建设线上媒体语言景观传播平台显得尤为重要。这一平台不仅能充分发挥标语在城市亚运品牌宣传中的独特作用,还能借助新媒体的力量,将绍兴的城市魅力展现给更多人。线上媒体语言景观传播平台的建设,首先要注重内容的创意与策划。通过结合绍兴的地域文化特色,设计一系列富有创意和感染力的标语,例如:“迎亚运、游绍兴、品黄酒”,并通过线上平台进行广泛传播。这些具有绍兴地域文化特色标语应简洁明了、易于记忆,能够准确传达绍兴的城市精神和亚运会的主题。同时,还要注重平台的互动性和参与性。通过话题讨论等方式,鼓励市民和网友积极参与,分享他们对绍兴城市形象的看法和感受。这种互动不仅能够增强市民的归属感和自豪感,还能吸引更多人的关注和参与。
6. 结语
本文通过对杭州亚运会与绍兴城市语言景观及形象构建互动效应的系统研究,不仅丰富了语言景观理论与城市形象构建理论的内涵,还在亚运背景下提出了绍兴城市形象提升策略。通过综合运用田野调查等多种研究方法,本文深入剖析了亚运会期间绍兴市语言景观的现状,并详细分析了语言景观在塑造城市形象中的作用机制及其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独特价值。研究发现,绍兴城市语言景观在亚运会期间得到了全面优化,成为展示城市形象和文化特色的重要窗口。同时,语言景观与绍兴城市形象构建之间形成了良性的互动关系,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研究指出,语言景观不仅展现了绍兴的地域特色和文化魅力,还通过其传递了城市的文化信息和价值观。此外,本研究为城市语言景观的规划与建设以及城市形象的塑造与传播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启示。同时,也为未来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有助于推动相关领域的研究不断深化和拓展。
基金项目
2023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语言景观视域下多元城市形象构建与提升研究――以亚运城市绍兴为例”(项目编号:202312792019)。
亚运赛事下绍兴城市语言景观与形象构建的互动关系分析
摘要:城市形象与语言景观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语言景观作为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城市形象的塑造和传播。本研究对绍兴市在亚运会筹备及举办期间的语言景观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研究。通过实地调查与案例研究,探究语言景观与城市形象构建的互动关系,揭示了语言景观在塑造和传播绍兴城市形象中的关键作用,同时探讨了城市形象如何反作用于语言景观,推动其不断发展和优化。本研究不仅为绍兴城市语言景观的规划与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也为其他城市在举办大型国际赛事时如何有效整合语言景观与城市形象,提升城市整体竞争力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关键词:语言景观,城市形象,亚运会,互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