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ploration of the Innov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Party Building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posi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t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promote party building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s a whole. With the increasing influence of online education on all levels, ideological work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The party building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re facing more and more complicated tests. Based on the new situation,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think rationally about how to grasp the dialectical and unified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ty building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t the same time, we should creatively start from the necessity of the integration of the two developments and the present “association fault” and other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practical suggestions for exploring the new model and new methods of harmonious and mutual assistance between the party building work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hare and Cite:

Wang, H.Y. (2025) Exploration of the Innov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Party Building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Open Access Library Journal, 12, 1-7. doi: 10.4236/oalib.1108326.

1. 新形势下推进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进入前所未有发展速度的新时代,意味着高职院校的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的要求和挑战。高职院校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要充分发挥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在育人目标上的合力[1]。关注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发展,能够推动大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他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强化新阶段人才培养的质量。在“两个大局”的特殊情境下,全面实施好党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融合性探究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创新思路系统地探讨二者的相关性势不可挡。

() 利于确保基层党组织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作为培养实用型人才的重要教育场所,高职院校如何运用抓好党建工作,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等路径提升学生的纪律性和对党组织的向往,从而为基层党组织输入政治立场坚定的“新鲜血液”非常重要。特别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面对网络文化的飞速发展,众多大学生极易被错误的价值观带入歧途,注重融合发展高职的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保障党组织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有利于保证高职学生的健康成长。关于这方面的意义,可从以下维度解释:第一,推动高职院校具体党建工作的落实,上能够促进学校党委的顶层设计等工作措施完善,下能提升学校基层党组织的管理水平;第二,注重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党建工作中,可以督促政治理论的学习和政治素养的提升,进而培养出党性更为纯洁先进的新生力量。第三,以政治理论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根基,讲好马克思主义理论,高高举起高职院校层面的党政建设大旗,结合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因素诠释好中国精神和中国故事,也可大大为高职院校的建设和基层党组织的先进性保持提供好“活水”。

() 勉励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最重要的发展时期,是链接象牙塔和社会的特殊桥梁,是懵懂学生向社会人身份转变的最关键的阶段。这个时期的他们需要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更需要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积极的党性培养,及时接受党建机制的理性引导。实现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协调发展恰恰能鞭策大学生们自觉的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自省的标杆。

能否坚定党建工作的阵地决定了基层党组织的党性培养是否能达到应有的效果。党性培养和思想政治教育对于促进大学生的成长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了解新形势的本质特征后切实承担起高职院校的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职责,必然能达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群体中的落地之效。“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2]。承载着培养人才使命的高职院校更应该有的放矢,号召大学生要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演绎好核心价值观的“大德”自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自身行动指南的角色。坚定好“四个自信”,特别是最根本的文化自信。以新思想为指导,施展好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价值观确立的积极感化“功效”。

() 推学校切实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

加强党建机制的完善并能时刻与大学生保持密切联系,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春风化雨般的熏陶,这样的“象牙塔”势必能给予当代大学生满满的发展动力,培养出不辜负新时代的青年英才。反之,党建工作一塌糊涂,思想政治教育方向不正,只会扰乱正风肃纪建设,使得学校各方面的发展毫无生气。何谈帮助大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怎能培养出一批批为社会发展注入新能量的主体呢?因此,对于高等教育特别是高职院校来讲,重视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务必要将它与培养人才紧密联系起来。充分发挥好党建、思想政治教育的助推力加快人才质量提升这一主体在“两翼”的支撑下得到充分彰显。养分富足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党性修养,把立德树人当成根本的理念和党的建设实际融会贯通,能够不断开辟人才培养新的境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传授与党性价值引领的全面协调统一。

2. 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性表现

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相辅相成犹如提升高职院校综合能力的两味良药,这两项工作的协同发展将为新形势开辟创新性的提供不可替代的思路。从纵向上来说,它们中的无任何一方都不可能完全脱离对方去攻克难题,必须“携手并进”,双管齐下。厘清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关系,领略到二者难以割舍的关系,才能探索出高职院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路径,继而发挥他们的积极效能,鼓舞高职院校建设更全面、充实。

() 党建工作促使坚定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立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聚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主题,强调要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只有真正把新的要求贯彻到具体工作中,才能使党建的机制行之有效,发挥出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引领作用,继而扎实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新的伟大工程”促使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持续提升,要求加快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之建设。做好党建工作有利于坚定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立场,即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党建工作所确立的正确方向为参考罗盘。在此基础上,立足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理论和中国的实际国情,执行好组织建设、思想政治建设等层面的规定,从根本的政治方向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设计和内容,推动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为培养出合格的人才添砖加瓦,最终实现党建工作的初心和使命。

() 思想政治教育助力夯实党建工作的理论基础

在社会各方面都在飞速发展的新时代,越来越多不同形态的文化产品涌入国门,越来越多样的价值观影响着中国青年,怎样引领新时期的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如何培养他们浓厚的家国情怀,便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好它的应有之义。思想政治教育是促使高职院校学生快速成长的支撑,也是学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高职院校来说,要想做好党建工作并形成上下通透的良好党风,必然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的助力。思想政治教育之所以能够夯实党建工作的理论基础,就在于它始终把马克思主义当作不可动摇的原则,在于它始终强调端正入党动机的必要性,在于它始终坚持以德化人的态度。反观党建的内在要求,要源源不断地向党组织输送新鲜健康的血液,就务必吸收有较高政治觉悟,有正确入党动机,并且能够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的入党积极分子。这些都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完善。

3. 当下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协调发展的窘境

() 高职院校学生的消极性特征显著

从主体层面来看,高职院校的学生有明显的消极特征,这也要求高职院校的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要处理好高校存在的普遍问题,更要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特殊性,实施更为有力的策略来做好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作为高等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学生主体特殊性可从以下几个角度理解。首先,生源复杂、理论知识水平参差不齐,整体的素质有待提高。其次,部分学生的入党动机存在问题,思想政治觉悟需要进一步加强。最后,大部分学生主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较低,学习的目的性不够明确,对于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兴趣不高,甚至存在排斥的消极情绪。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大了高职院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互动式发展的难度,加宽了它们联系的断层,造成当下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发展的窘境。

() 党建机制仍存在短板

为了解决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发展的困境,还应该剖析现有的党建机制的短板,进一步完善现有的党建机制,从而把握好党建、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性发展形势,补齐短板。从理论上来看,高职院校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明显存在被割裂的现象,而且很多组织对于党建制度的制定和完善重视程度不够,这也造成了各高职院校的管理组织方式大同小异,无法突出本校的办学特色。从实践上来看,当下的党建机制不够严格,工作责任体系存在模糊不清现象,监督机制较为狭隘。相关机制的落实力度较弱,活动新颖性欠缺,党小组活动不够规范,党组织的队伍建设不够青春活力。学生党组织的作用发挥不够明显,这也导致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没有得到全面的发挥。这些在短时间内难以完全解决的短板也阻碍了党建工作无法匹配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破坏了二者的相关性。

() 传统型的培养模式弊端突出

传统型的培养模式存在单一、不够多样灵活的弊端,这些缘由也阻碍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进步。就当下的培养方式来看,很多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以传统的讲授、灌输形式进行。单纯的理论知识讲解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造成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另外,传统式的教育极有可能削弱学生的主体性,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联合性还有很多欠缺,干巴巴的理论输入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严重缺少鲜活性。这些弊病成为党建、思政工作向好发展的拦路虎,不转变传统的培养方案,只会造成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各行其是,妨碍党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达到“质”的进取。

4. 实现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齐头并进”的创新路径

() 结合学生特征,持续创新党建的实践理念

牢牢把握学生的主体性特征,针对生源复杂、理论水平差异大的问题,谨记理念先行的“氧化剂”,确切地把创新党建实践理念落实到位,可采取分级分类的教育教学。充实他们对党的知识的积累,纠正入党动机带有功利性的个例,提高他们的党性修养,警惕不良之风、错误思想对他们的消极影响。持续拓宽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渠道,加强对学校主体和对象的把握。学生党建工作要透过互联网环境发挥影响力,需要探索思政教育等活动开展形式并进行内容创新[3]。把00后大学生的个性和追求融入党建教学理念的设定中,充实能吸引他们的理论内容和活动方式,强化党建、思想政治理论对他们的价值引领。在学校党委顶层设计的主导下,充分重视网络治理的独特先进性,积极搭建符合学校实际需求的网络平台,并以此为依托做好学生党员的发展工作,在牢记从严治党的根本要求下落实好高职院校的党的建设工作。

() 科学合理判断,加快弥补当前党建机制的短板

发现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面对实现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客观需求,更应该立足于问题意识的立场,准确克服已发现的问题,加快弥补当前党建机制的短板。从思想上真正地做到重视党建,真正地把党建作为自己的分内之事,才能保证在党言党、在党为党,才能够把握好党建工作这一最根本的政绩。只有高度的关注,才能利于发现短板,完善党建机制。同时面对党建机制不能很好地结合本校办学特色、党小组活动不够规范的缺陷,应该采取一阵见血的应对措施。可采取优化考核的形式强化学校各基层组织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完善会议文件精神的日常学习,加强各项政策措施的执行力,提供经费等鼓励政策,激发策划新颖活动的信心和基础。另外,一定要落实好工作责任体系及健全监督管理体制,界定好职责、落实好责任,坚决掌管好党建工作中的总抓手,确保党建机制的科学性,抬高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协调共进的效率,切实建设好以党建阵地引领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体系。

() 打破传统思维,探寻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改变传统的填鸭式培养路径,加速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发展。校党委顶层设计成立领导协调组织,可把党建工作的制度、精神当作思想政治教育的案例使用,既使学生接受了思想政治教育,又认识到学校的党建战略,提高向党组织靠拢的主观能动性。将理论学习、实践创新和网络教学有机结合,开展好新时代的理论学习[4]。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结合本校的办学特色,注重“红色教育”,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适度安排外出实践学习,组织红色革命基地的走访交流活动,开展好“行走中的思政课”等活动,在把党建工作落到实践的基石上,把思想政治教育搬出教室,打造丰富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路径,为党建工作的创新发展奠定更为灵活、扎实的基础。

() 立足正确历史观,坚定新时代文化自信

中国当前正处在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文化自信塑造着中国在世界舞台的话语权和行动力[5]。研究高职院校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性,离不开正确历史观的指导,更要突出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尝试塑造“文化+基地”党建模式,创新摸索“党建引领思政·文化凝聚人心”的科学理念。立足正确的历史观,在坚定新时代文化自信的探索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竭力实现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创新发展。从根本上讲,在呼吁全民文化自信的时代背景下,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最大功效的途径就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到具体的教育研究当中。将党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自信相结合,必须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发展,正确发挥好它的独特作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为大学生创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创新课程形式,激发大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不断提升他们的文化认同感,从根本上坚定好新时代的文化自信。如此以来,才能够更好地实现以思想政治教育推动党建工作的有效开展。

5. 结语

总而言之,高职院校的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成效是衡量学校发展质量的重要标准,想要利用二者高度统一性的优势,为高职院校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离不开创新思想的引领。要真正在党建的前提基础下,实现它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的理论指导作用。另一方面,在新时代文化自信的推动下,充分运用好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切实促成党建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效。只有从自身实际出发,实现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性协同发展,才能提升高职院校最根本的育人功能,为新时代青年大步踏上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的赶考路”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Conflicts of Interest

The author declares no conflicts of interest.

Appendix (Abstract and Keywords in Chinese)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性创新探索

摘要: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阵地,把其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整体性推进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随着网络教育在各层面的影响比重不断提升,意识形态工作愈发重要,高职院校的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也迎来越来越复杂的检验。立足于新的形势,理性思考如何把握好高职院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辩证统一关系等问题至关重要。同时要创新地从二者融合发展的必要性和当下出现的“关联断层”等问题着手,为探索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和谐互助前行的新模式、新办法提出实用性建议。

关键词:新形势,高职院校,党建,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性

Conflicts of Interest

The author declares no conflicts of interest.

References

[1] 王凤娜, 王家刚. 高职院校党建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的探索研究[J]. 辽宁高职学报, 2021, 23(10): 22-26.
[2] 习近平.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DB/0L].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21-07/01/c_1127615334.htm?showOutlinkMenu=1, 2021-07-01.
[3] 房燕. 网络空间治理视角下高校学生党建的创新思考[J].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5): 152-153.
[4] 廖祥忠. 构建以党建为引领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提高新时代育人质量和办学水平[J]. 党建, 2021(8): 59-61.
[5] 龙迎春. 文化自信铸就大国复兴之魂[M]. 北京: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21.

Copyright © 2025 by authors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Publishing Inc.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This work and the related PDF file are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