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 Translation of Chinese Movie Titl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kopos Theory ()
1. 引言
随着国内外电影行业的日渐扩大,电影在文化输出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于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有其独特的政治功能、社会功能、文化功能及娱乐功能等[1]。影视作品发挥了表达社会思想、展现社会现实、传播传统文化的作用[2]。因此,对于电影名称的翻译也引起众多关注和探讨。基于上述电影的四项基本功能,电影片名的翻译要以目的语观众为主体,因此笔者采用目的论为理论指导,研究了国内电影片名汉译英的方法和技巧。在研究过程中,笔者发现国内电影片名的翻译大多采用了直译法、意译法、音译法和另译法。
2. 目的论介绍
翻译目的论(Skopos theory)是功能翻译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之一,由德国翻译理论家汉斯弗米尔(Hans Vermeer)首先提出,代表人物还有凯瑟琳娜赖斯(Katharina Reiss)和克里斯蒂安诺德(Christiane Nord)。目的论主张译文是以原文为依据的、有目的、有预期结果的某种翻译活动。因此,在目的论视野下的翻译工作必须遵守以下三个基本运行规则:目的原理、连续性原理、忠实性原理。其中,目的原理是主要原理,即翻译工作能按照目的语读者能接受的方法发生作用。弗米尔也指出,“因为在不同的国家都有不同的意识形态和风俗习惯,所以翻译必须针对不同的翻译目的而采取适当的翻译政策,并且也可以按照翻译目的判断原著的哪些部分可以保留,而哪些则必须调整或者改变”。
目的论研究的对象是基于原文的翻译活动,这一活动必须是有具体的目的和期望成果的。而功能主义目的论则摆脱了以原著内容为核心的局限,更强调了翻译的整体作用,主张翻译活动必须由其目的决定[3]。在目标论下,译文的判断目标不仅要做到对等或等效,而且“功能充分”。功能充分以翻译为导向,翻译必须完全符合翻译需要。评判翻译是否实现功能充分的两个准则分别是连贯原则和忠信准则。连贯原则注重翻译与目的语言文化衔接,满足翻译读者的需要;忠信准则注重原文与翻译之间的衔接,即确保原著信息在翻译中的忠实传递。译文不仅要符合原语的语言形式和语言风格,还需要考虑读者的阅读感受。其目的性的呈现主要体现为译文的规范性、严谨性、忠实性以及译文的可读性、舒适性、完整性。
3. 电影片名的功能和价值
3.1. 电影片名功能
电影作为大众文化的一部分,在国际文化交流方面有十分重要的传播作用。电影片名作为一部影片的代名词,往往是通过词汇或者短语,使用隐喻比喻的修辞手法,提炼全文内容、传递影片主旨和中心思想,有着不可替代的功能性[4]。电影片名的功能包括信息功能、表情功能、审美功能和广告功能[3]。信息功能指的是突显影片主要内容或者人物以及其他的相关信息(例如电影类型、电影情节);表情功能指的是通过电影片名来告诉观众整部影片的情感基调,有浓厚的情感色彩,这一功能在一些恐怖片或者喜剧片上体现得尤为明显(例如《电锯惊魂》,观众一看就知道是恐怖片;《三傻大闹宝莱坞》则是通过片名就知道是部喜剧片);审美功能指的是通过音乐声音丰富多彩的文字和修辞手法的运用,为观众提供审美享受;广告功能,指的是吸引观众,引导观众购票以增加电影票房。
3.2. 电影的四项基本价值[5]
电影片名翻译不是简单机械地对座入号,这需要译者严格按照影片的内容,充分考虑两国语言文化差异来精雕细琢译名,这样才会有上乘之作。电影片名作为广告的一种特有形式,其翻译应该坚持以观众为中心,充分考虑所译电影信息的信息价值、文化价值、艺术审美价值及商业价值,一部电影中的这四个基本价值是相辅相成的。信息价值是指影片名翻译时要体现的信息价值等值,即要体现对中文翻译标题结构和原片内涵的整合,以忠实传达和与原片内容有关的讯息;而人文价值则是体现为充分了解、传达原片所承载的历史知识、内容,以及对影片源语历史文化的正确理解;审美价值,则是以目的语言的艺术方式表达作品的意象、情感以及所表达的艺术美,以便于把审美体验传递给观众;而商用艺术价值则是在翻译流程中需要大胆创造,不求貌似,但求神合,但同时也要小心不能片面寻求票房艺术价值,搞得天马行空,俗不可耐。
4. 目的论视角下的电影片名翻译方法
电影作为一种国际文化交流形式,影片名的翻译尤为重要,关系到电影票房高低以及文化是否能够“走出去”。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始终要遵守直截了当、引人注意、删繁就简这三个原则[6]。笔者发现,目前国内外的电影名翻译方法多分为直译法、意译法、音译法[7]和另译法[8]。
4.1. 直译法
直译法是电影编译中比较常用的方法。当目的语观众都可以理解,且直译的片名和源语片名所可以实现的作用一致时,以目的论为指导,译者一般会选用直译法,既可以保留原语特色,又可以高效简洁地传递了电影信息,即体现了电影的信息功能。
例如,漫威系列影片Black Widow直译为《黑寡妇》,因为在漫威世界的直接影响下,大部分影迷对“黑寡妇”(娜塔莎是美国漫威动画旗下的超人人物,黑寡妇是粉丝对其的称呼)的印象深刻,一看就明白这部电影讲述的是“黑寡妇”的个人经历,而对其他不熟悉漫威世界的人,则会产生疑问:为什么把一个如此年轻貌美的女性称作黑寡妇,这也可以激发他们的观影兴趣。此外,迪士尼动画同名电影Beauty and the Beast直译为《美女与野兽》,The Lord of the Rings直译为《指环王》,Dances with Wolves直译为《与狼共舞》。
电影《满江红》是逐字翻译为Full River Red,这里的“满江红”指的是宋代抗金名将岳飞的词作《满江红怒发冲冠》。对于词牌名的翻译,笔者在本文中不作赘述。许渊冲先生在对这首词翻译时,将“满江红”译作The River All Red,美籍华人汉学家罗郁正的作品中,对“满江红”的翻译则采用了Full River Red,笔者认为,因为此处的“满江红”的翻译是电影片名的翻译,所以需要与古代词牌名的翻译有所不同,采用Full River Red的表达更删繁就简,能够引人入胜,这也是文化市场和文化交流的兼顾。
4.2. 意译法
在中文影片名称中涉及某些特定意向的,直译法会让原片名变得晦涩难懂,让观众无法产生兴趣。以目的论为指导,为使目的语言受众达到和源语言受众一样的欣赏体验,作者往往会采用意译法对中文所含的特定信息加以处理,从而达到了时间、文学、艺术、历史等多方面的对等。
电影《驴得水》改编自周申、刘露的同名话剧创作,主要描述了在民国时期的一个偏僻校园中,当老师们被一只叫做“驴得水”的驴虚报为老师而冒领工资后所发生的事情。如果采用直译法将《驴得水》翻译为Donkey Gets Water,不仅与电影内容毫无关系,甚至会引发观众的误解,对内容毫无探知兴趣,丢失了电影片名的商业价值。因此需要采用意译法,将影片名翻译为Mr. Donkey,一方面会让观众产生好奇:为什么把一头驴称作“驴先生”,这头驴身上到底有怎样的故事;另一方面,Mr. Donkey的直译是“驴老师”,与影片主人公驴得水的故事相呼应。
4.3. 音译法
英文电影命名多简洁、直白,但有时也会用地名、甚至直接以主角名字命名。当电影原名就有了足够的信息量而且能够激起观众的好奇心时,在翻译时就可以采用音译,从而做到了准确传递信息,保留影片的异国风情,实现文化传播的目的。这个取名方法,可以点明作品的内容和任务。采用音译的方法,更可以达到传统译名所应具有的功能与目的。所以对没有约定俗成翻译意义的词语,选用直接音译就好。
这种翻译方法多用于引进国外电影时,例如,Harry Potter音译为《哈利波特》,Jane Eyre音译为《简爱》,Paddington音译为《帕丁顿熊》等。
4.4. 另译法
胡克莉提出“另译法是指译者受到文化局限因素的影响,将英文片名中的直译含义舍去,采取‘含义借代’的手法翻译片名[8]。此方法翻译的片名大多围绕核心内容进行创作,其语言形式、文化内蕴较丰富”。笔者认为有些电影片名如果用直译或意译,甚至两者结合也无法传达影片的主旨内容和中心思想,不能做到让观众一目了然,无法激发观众的审美愉悦和观影兴趣。这时候,译者需要放弃原影片名,另辟蹊径,基于影片内容,重新为影片命名,达到理想的翻译效果。这种翻译方法虽然没有做到翻译原则的忠实性,但是能够更好地传神达意,从影片的艺术审美价值和商业价值的角度看来,不失为一种更好的翻译方法。
例如,电影《交换人生》的英文名是Five Hundred Miles,该影片讲述了两位男主人公交换身体并同时交换了家人和自己的人生的故事,重点是展现家庭的温暖,而不是两个主角人生的交换,如果直译为Life Exchange就会本末倒置。Five Hundred Miles是一首经典美国童谣,歌词大意是主人公为了家人的美好未来,赌上自己的幸福和安全,到离家五百公里的地方努力打拼。因此把《交换人生》译为Five Hundred Miles,更能向国外观众传递导演想要告诉观众“不管你怎么样,其实家都是永远欢迎你的地方”的中心思想。
借鉴一下外国电影名的翻译,法国电影Leon的名称原是主角的名字,引进国内时译者放弃了将原片名音译为“里昂”,而是翻译为《这个杀手不太冷》,直观地告诉观众影片大致的内容和氛围基调,翻译效果也比对原片名音译更加吸引人。
电影《刺杀小说家》在英译片名时也采用了另译法,译为A Writer’s Odyssey,Odyssey在现代英语中意思是“漫长而充满风险的历程”,源自古希腊史诗《奥德赛》,堪称西方文学的奠基之作。通过这样翻译,外国观众一眼便能知晓电影的主要内容情节。电影中多次提到的台词“一介凡人,竟敢弑神”,并且电影传达出的“如果信任,就能做到”,也与史诗《奥德赛》的核心精神有异曲同工之妙。毫不夸张地说,A Writer’s Odyssey的译名使影片内容达到了东西方文化的高度同频共振,电影片名的质感也得到了提升。
5. 结语
与一般的文学作品翻译相比,电影名称的汉译英过程更为复杂和多层次。译者在进行翻译时,必须综合考虑电影名称的多重价值,包括其信息价值、文化价值、艺术审美价值以及商业价值。这不仅需要对原语言的精准把握,还需要深刻理解目标语言文化的特点。由于中西方文化存在差异,译者不能简单地依赖某一种单一的翻译方法或策略,而是要根据目的语观众的兴趣和文化背景进行灵活调整。这样的翻译过程旨在确保电影名称能够准确传达原片的精髓,同时兼顾商业利益,使其在文化输出过程中展现出独特的文化价值和吸引力。
Conflicts of Interest
The authors declare no conflicts of inter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