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earch on the Digital Countermeasures of External Propaganda of Ganzhou Red Tourist Attractions

Abstract

Ganzhou area is the location of the former Central Soviet District, and it is also a famous red tourist attraction. It is of great and far-reaching significance for Ganzhou’s red tourism resources to realize the digitization of external propaganda. With the help of digital platforms, promoting the external publicity of Ganzhou’s red tourist attractions can not only further inherit and deepen the red tradition, but also help overseas tourists understand China’s red culture and help demonstrate China’s self-confidence and build 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This paper attempts to discuss the current situation, shortcomings, and reasons for the digitalization of Ganzhou’s red tourist attractions and discusses the strategies and implementation paths for improving digitalization.

Share and Cite:

Huang, X.J. (2025) Research on the Digital Countermeasures of External Propaganda of Ganzhou Red Tourist Attractions. Open Access Library Journal, 12, 1-9. doi: 10.4236/oalib.1112889.

1. 引言

红色旅游作为传承红色文化、弘扬革命精神的重要方式,在当今社会具有深远的意义。赣州作为一块凝结着中国共产党人“初心”的圣地,是著名的原中央苏区,曾为共和国的成立做出巨大的牺牲,蕴藏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弘扬和继承红色旅游文化在当代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赓续红色血脉,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底色,彰显中国文化自信的名片和底色;另一方面,继承中国红色文化教育和传承工作,对于“坚定文化自信”,讲好红色故事,不断提升中国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因此,随着数字化技术的迅猛发展,赣州红色旅游景区的数字化建设已成为提升旅游体验、扩大景区影响力的关键手段。通过构建数字化平台,可以打破时空限制,创新红色旅游宣传模式,推动红色文化产业的数字化升级。本文借用文化旅游和智慧旅游相关的理论知识,探讨当前赣州红色旅游资源外宣数字化的现状,并指出其问题,并尝试针对赣州红色文化旅游景区的数字化平台建设提出相应的建议。

2. 红色旅游资源外宣数字化的定义及意义

所谓外宣数字化,指的是在对外宣传过程中将红色旅游资源从物质形态向数字形态转化,通过数字技术和网络手段,提升文化产品的附加值,向海外受众投放线上资源,永续利用和传播红色文化[1]

赣州作为党“初心”的重要起源地,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赣南曾发生过众多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事件,遗留下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红都瑞金、长征重要出发地于都、将军县兴国等众多革命事件发生地及其遗址构成了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在江西赣南形成的中央苏区精神、长征精神等丰富的精神食粮,至今具有强烈的现代意义。

1. 赣州红色旅游资源分布图[2] (https://www.buwangchuxin.com/map)

赣州红色旅游(见图1)资源数字化可以打破时空限制,创新红色旅游宣传模式,推动红色文化产业的数字化升级。一方面有利于促进赣南红色旅游文化走出去,扩大推广的路径,契合互联网时代环境下年轻人的生活习惯;另一方面加快红色旅游资源的电子化和数据的推广,有利于助推海外游客快捷方便了解赣南红色旅游资源,吸引港澳大湾区游客,向国际社会宣传红色旅游文化,有效推动赣南红色旅游国际化进程。

此外,赣南红色旅游文化数字化还能突出红色旅游文化,彰显文化自信,助力讲好中国红色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和塑造中国文化,激发和培养一代又一代年轻人的爱国主义和民族自豪感。

3. 理论基础

本课题在研究赣州红色旅游业与数字技术融合的过程中,借用文化旅游和智慧旅游理论框架来指导。具体理论如下:

(一) 文化旅游理论

文化旅游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以文化为核心资源,通过旅游活动传播和体验文化的一种形式。具体而言,在赣州红色旅游中运用数字技术助力红色文化的传播和体验。例如,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可以使游客在虚拟或增强现实中体验赣州红色历史事件和文化,从而加深对赣州红色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二) 智慧旅游理论

智慧旅游理论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通讯和人工智能等,提升旅游管理和服务水平,促进旅游业创新发展的一种新模式。

在赣州红色旅游研究中,智慧旅游理论可以指导如何利用数字技术优化赣州红色旅游的管理和服务。例如,通过大数据分析游客行为模式,预测旅游趋势,为赣州红色旅游规划和市场营销提供科学依据;通过移动应用和智能设备,为游客提供导航、导览、导购等一站式服务,提升红色旅游体验。

本课题将这些理论框架融入到研究中,有助于更深入地分析和解释数字技术如何影响赣州红色旅游业的发展,以及如何在未来更好地利用数字技术推动红色旅游的高质量发展。同时,这些理论框架也提供了研究赣州红色旅游业与数字技术融合的新视角和新思路。

4. 赣州红色旅游资源外宣数字化及研究现状

笔者除了通过实地和网络调研和考察,还通过大量的调查、访谈和数据分析,以及通过文献研究对赣南红色旅游文化景区的数字外宣化和研究现状开展调查。调查结果发现,赣州红色旅游资源外宣呈现一些不足的同时也有亮点。

不足之处:

(一) 红色旅游资源外宣数字化偏低以及程度不高

根据赣州市文化和旅游厅统计,赣州的红色旅游资源主要分布在瑞金、兴国、于都、会昌、宁都、寻乌、石城、大余等地。笔者首先考察这几个县市的红色旅游资源是否具有网页以及网页内容。结果发现,仅有3所纪念馆开设了网站,分别为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有官网,但无英文相应的栏目);于都历史博物馆(含于都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历史博物馆、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景区) (有官网,无英文介绍);兴国苏区干部好作风陈列馆(无官网)、宁都中央苏区反围剿纪念馆(无官网)。在这些革命纪念馆中,较有影响力的革命纪念馆只有瑞金革命纪念馆,是赣州市5A级的革命纪念馆,网上资源最为全面且丰富,并设置了相关的版块,比如博物馆简介、展览概览和展品介绍等栏目供公众浏览。

此外,笔者还关注仅有瑞金和于都有博物馆的微信公众号、抖音号。另外暂无景点设置浏览或查询用的APP。另外,这些平台的语言都是中文,缺少中英文对照资料,不利于海外学者和游客对赣南红色旅游相关信息的了解。

另外值得注意的一个亮点是赣州建立了赣州智研院“红色旅游云”,由红色旅游云中心整合赣州全市范围的红色旅游资源,利用5G + VR等技术实时获取赣州红色文化旅游资源,打造一个集看、学、做、想、分享的红色资源数字化开放平台(http://www.buwangchuxin.com/),运用人工智能NLP技术将红色内容可视化,已汇总旧址841个、故事1398个、人物2192位、图片5064张、问答库1145道,数据存储量达到109GB。该“红色旅游云”一大亮点是整合了赣州全市的红色旅游资源,打破了传统红色教育的时空限制,真实再现红色革命场景,建设红色党建虚拟主题馆、线上红色初心馆。[3]

但是经笔者登录该数字化平台并仔细浏览相关内容,发现红色旅游VR云平台存在两个不足:1) 缺少中英文对照内容,赣州红色旅游VR云平台虽然集成了赣州全市的红色资源,但是发现相关栏目并没有配备中英文对照的内容,所以较难帮助海外游客理解赣州红色旅游文化。2) 赣州红色旅游VR云平台目前知名度不高。笔者曾就其做过小范围内的调查,发现周边大部分人对该红色旅游VR平台都较为陌生,知之甚少。由此可知赣州市对该平台并未大幅公开宣传,宣传效果有限,缺少知名度。因此,“红色旅游云”影响力有限。

总体而言,赣南红色旅游资源的外宣工作是以中文为主,鲜有英语对照。因此,这无疑会对海外游客和学者了解我国红色革命的历史和文化造成困难。

(二) 赣南红色旅游资源外宣数字化研究整体较为滞后

笔者在中国知网上以“红色旅游”、“赣州”、“赣南”、“数字化”等主题词检索文献,搜索出文献共4篇,其中3篇文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探讨赣南地区红色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4];(邹昊天,商林艳,魏旭雯等,2023)、赣南红色旅游品牌IP化运用研究[5] (刘娅姝,2020)和基于红色文化传承的赣州市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6] (潘成,2021)。仅有一篇有关探讨融媒体时代红色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开发与有效传播研究,刘秀梅,陈一奔(2024) [7]以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的实践探索案例为中心,提出在数字化的视野下,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与有效传播应当采取创新思维,注重“宏观–中观–微观”的全方面优化。宏观上,应从政策、机制、情感等层面审视红色文化数字化传播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要求。中观上,关照红色文化数字化传播的策略问题,建构红色文化数字化传播的新策略。微观上,通过分析和借鉴于都县红色文化数字化传播的成功案例,优化红色文化数字化传播的传播技巧和具体文本。

由此可知,这些对于赣州红色旅游景区数字化相关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文献较少且薄弱,因此研究还有很大的空间。

造成上述结果的原因笔者认为有多种,主观原因可能包括相关部门外宣数字化意识还有待加强,不够与时俱进,忽视红色旅游资源中英双语电子化平台的构建;客观原因可能是相关工作量大,且需要跨部门齐心协力完成,因此需要多方协调。此外,还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相关财政支撑和资金的支持。

5. 赣州红色旅游资源外宣数字化对策研究

如何将赣州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统一汇总,打造线上知名品牌,以此更大范围地辐射海内外游客和学者,同时带动线下旅游和文化传播,为当地老百姓创收的同时,也促进当地经济的健康发展,是赣州红色旅游文化资源外宣工作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在前述问题基础上,笔者尝试提出以下对策与建议:

(一) 提高意识,加强政策和资金的支持,鼓励和协调数字化项目的研究开展;

赣州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充分意识到红色旅游外宣数字化的重要性,以及数字化传播对赣州红色旅游文化资源宣传的优势;政府主管部门应该从宏观角度,高屋建瓴地进行规划,协同市和县相关部门,统一规划,汇聚相关资源,通力合作,互通有无,统一收集赣南地区红色旅游资源的文献、文物、影像和音频材料等,出台相关指导方案和纲要等政策文件,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支持外宣数字化推广,做大做强该红色旅游云平台。同时研究人员可以借鉴沿海发达省份相关部门的做法,或者充分利用已有的文献资源,进行借鉴,摸索出适合赣州本地实情的高效传播路径,并通过相关的科研奖励,鼓励产出丰富的学术成果,进一步引领和指导赣州红色旅游资源外宣数字化的后续发展。

(二) 完善线上和线下红色旅游文化资源的传播路径

积极构建线上线下联动的传播路径,一方面加强红色文化的数字化构建,充分利用各种生动活泼的VR,相关技术部门可使用AI、VR、5G等技术,通过相关的平台进行展示,比如可以制作赣州红色故事的动画片,通过线上展示,吸引小朋友,并进一步增强他们想要实地参观的兴趣,从而将这些游客从线上吸引到线下,亲临现场旅游体验并感受赣州红色旅游文化的魅力。

此外,还可以进一步丰富线上相关平台的红色资源内容,比如赣州有关红色旅游资源的“十送红军”、“八字参军”等著名歌曲和歌舞剧可以放在线上,供海外游客观看,吸引他们线下亲身感受。还可以增添革命烈士后代回忆他们父辈革命事迹的采访等,如池煜华“老镜子”[8]及“鬼妈妈”[9]的故事。通过生动、真实和丰富的多模态内容,吸引海外游客,增加吸引力,并吸引他们亲身体验,加深红色文化的理解。

(三) 集中优势做大做强赣州红色旅游云平台

赣州红色旅游云平台作为赣州红色旅游资源的集成者,赣州市政府可以集中优势和力量,做大做强赣州红色旅游云平台,集中财政和资金及人力,避免分散

有以下几个方面:1) 继续完善基础设施与平台架构和夯实传播基础平台;进一步丰富红色文化资源数据,包括多模态数据的旧址、故事、人物、图片和影视作品或歌舞剧等。2) 不断丰富数字化应用场景,如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将红色内容可视化,如通过NLP技术将红色故事转化为视频、动画或游戏等形式。提供红色旅游线上学习、互动和分享功能,吸引更多游客参与线上和线下红色文化的学习和传播。3) 优化内容与体验,提升用户体验。不断优化平台界面设计和交互体验,确保游客能够轻松找到所需信息并享受愉快的浏览体验。同时提供个性化推荐功能,根据游客的兴趣和需求推送相关红色旅游内容。4) 拓宽宣传渠道与市场推广,多方拓宽宣传渠道。充分利用直播、抖音、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广泛传播赣州红色文化。举办红色旅游节庆活动,如青年红色跑等,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和参与。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争取将赣州红色旅游项目纳入国家红色旅游总体规划和重点项目建设。与国际旅游组织和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推广赣州红色旅游品牌。

(四) 强化不同数字技术在赣州红色旅游业的具体应用,特别是对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人工智能(AI)和大数据分析等技术的使用方面。

借用数字技术如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人工智能(AI)和大数据分析等在赣州红色旅游业中,可有效提升游客体验、增强红色文化传播效果、优化旅游管理。以下是对这些技术的具体应用建议。

1) 虚拟现实(VR)

具体应用:

a) 历史事件重现:通过VR技术,游客可以在赣州红色景区内身临其境地体验历史事件,如参与长征路上的艰苦跋涉、亲历革命战斗等,从而加深对红色历史的理解和感受。

b) 赣州红色纪念场馆虚拟游览:对于因地理、时间等因素无法亲临现场的游客,VR技术可以提供虚拟游览服务,让他们在家中就能参观红色纪念场馆,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

通过虚拟现实,可以提升游客体验:VR技术提供的沉浸式体验能够极大地提升游客的参与感和满意度。拓展红色文化传播渠道:通过VR技术,红色文化可以跨越时空限制,传播到更广泛的受众群体。

2) 增强现实(AR)

具体应用:

a) 红色文化场景互动:在赣州红色景区内,AR技术可以将历史事件、人物故事等以互动形式呈现给游客,如通过扫描二维码或特定标记,触发AR动画或解说。

b) 红色教育游戏化:结合AR技术,可以开发红色教育游戏,让游客在游玩过程中学习红色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和效果。

增强现实数字技术可以有效增强游客互动性:AR技术使游客能够与红色文化场景进行互动,提高游览的趣味性和参与度。促进红色文化传承:通过AR技术的互动和游戏化教育,可以激发年轻人对红色文化的兴趣和认同感。

3) 人工智能(AI)

具体应用:

a) 智能导览系统:利用AI技术开发的智能导览系统,可以根据游客的需求和兴趣,提供个性化的游览路线和解说服务。

b) 智能客服:在红色景区内设置AI客服机器人,可以解答游客的疑问,提供旅游信息、预约服务等,提高景区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人工智能技术可有效提升景区管理效率:AI技术的应用可以自动化处理大量游客信息和服务需求,减轻景区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优化游客体验:个性化的智能导览和便捷的客服服务能够提升游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4) 大数据分析

具体应用:

a) 游客行为分析:通过收集和分析游客在红色景区内的行为数据,如游览路线、停留时间、消费记录等,可以了解游客的偏好和需求,为景区优化提供数据支持。

b) 旅游趋势预测: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对红色旅游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为景区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精准营销: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结果,景区可以制定更加精准的营销策略,提高市场推广效果。优化资源配置:通过分析游客行为数据,景区可以合理配置资源,如调整游览路线、优化设施布局等,提高景区的整体运营效率。

综上所述,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等数字技术在赣州红色旅游业中的应用具有广阔前景和深远影响。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提升游客体验、促进红色文化传承,还能够优化景区管理、提高运营效率,为赣州红色旅游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6. 结语

赣州红色旅游景区外宣数字化平台的构建是推动红色文化产业数字化升级的重要举措。当前,赣州红色旅游资源外宣仍处于数字化起步摸索阶段,还需不断完善。建议可以从四个方面不断加强落实:1) 提高意识,加强政策和资金的支持,鼓励和协调数字化项目的研究开展;2) 完善线上和线下红色旅游文化资源的传播路径;3) 集中优势做大做强赣州红色旅游云平台。4) 强化不同数字技术如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人工智能(AI)和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在赣州红色旅游业的具体应用。未来,赣州红色旅游景区应继续深化数字化建设,推动红色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基金项目

1) 2023年赣州市社科规划课题,课题名称:赣州红色旅游景区外宣数字化平台构建研究;课题编号:2023-HSYB85-0524,课题类型:一般课题;

2) 2022年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江西红色文化的多模态译介及育人研究”(项目编号:SZZX22096)。

Conflicts of Interest

The author declares no conflicts of interest.

Appendix (Abstract and Keywords in Chinese)

赣州红色旅游景区外宣数字化对策研究

摘要:赣州地区是原中央苏区所在地,也是著名的红色旅游景区。赣州红色旅游资源对实现外宣数字化具有重大且深远的意义。借助数字化平台促进赣州市红色旅游景区的外宣工作,不仅可以进一步传承和深化红色传统,还有助于海外游客了解中国红色文化,也有助于彰显中国自信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文章尝试探讨赣州红色旅游景区外宣数字化的现状、不足及原因,并探讨完善数字化的策略与实现路径。

关键词:赣州,红色旅游,数字化,外宣,平台构建

Conflicts of Interest

The author declares no conflicts of interest.

References

[1] 许婕, 叶文亮. 依托“O2O模式”创新红色文化传承路径[J].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9, 10(6): 66-70.
[2] 不忘初心红色文化教育元素数字化平台[EB/OL].
https://www.buwangchuxin.com/map, 2025-01-09.
[3] 中国江西网. 江西旅发大会|赣州为红色旅游装上5G“智慧芯” [EB/OL].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69291830788042320&wfr=spider&for=pc, 2020-06-12.
[4] 邹昊天, 商林艳,魏旭雯, 等. 赣南地区红色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研究[J]. 山西建筑, 2023, 49(14): 29-34.
[5] 刘娅姝. 赣南红色旅游品牌IP化运用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南昌: 南昌大学, 2019.
[6] 潘成. 基于红色文化传承的赣州市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J]. 老字号品牌营销, 2021(1): 19-20.
[7] 刘秀梅, 陈一奔. 融媒体时代红色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开发与有效传播研究——以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的实践探索案例为中心[J]. 江西开放大学学报, 2024, 26(1): 72-82.
[8]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 池煜华[EB/OL].
https://www.sizhengwang.cn/a/sqjs_dxrw/210612/888591.shtml, 2021-06-12.
[9] 江西日报. 90年的回响|我的妈妈是“鬼婆婆” [EB/OL].
https://tt.jxnews.com.cn/news/2581558, 2024-10-28.

Copyright © 2025 by authors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Publishing Inc.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This work and the related PDF file are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