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Study on Chinese-Russian Translation Method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isease Names
Yang Qiao
Xinjiang University, Urumqi, China.
DOI: 10.4236/oalib.1108805   PDF    HTML   XML   53 Downloads   428 Views  

Abstract

The Transl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plays an indispensable role in better introducing TCM to the wider world as translation is a link between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 rest of the world. Providing standardized translation of TCM disease name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promote further cross-border exchange in a wide range.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ongoing opening-up and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CM has left a far-reading and profound impact on the world.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and its implementation as well as the explicit statement in the Outline of the Plan for “Healthy China 2030” have provided a broad platform and a crucial opportunity for TCM to trend in the globalization process. With the guidance of the translation principles of “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and “elegance” and centering on some problems represented by identifying the translation of a disease name only by its symptom,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practical methods of Chinese-Russian translation of TCM disease names, providing a positive reference for the Russian translation of TCM disease names.

Share and Cite:

Qiao, Y. (2022) A Study on Chinese-Russian Translation Method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isease Names. Open Access Library Journal, 9, 1-6. doi: 10.4236/oalib.1108805.

1. 中医病名的发展、命名原则和存在问题

中医病名是历代医者通过望、闻、问、切等手段,对疾病本质认识所作的高度概括和凝练,是中医几千年文化的结晶 [1]。疾病都有原因可探查、有病理可研究、有规律可遵循,病名的命名也伴随其中,命名原则能体现出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一) 古代中医病名的发展

中医病名,古已有之。自古时起,中医学对疾病本质的认识逐步明了、愈加深刻,亦是确定其病种和病因而赋予的病名。商周甲骨文记载中有以疾首、疾目等部位命名的病名。《黄帝内经》所记述的病名逾200种,其中“诊之而疑,不知病名”反映了古时医生通过常诊而疑之,但不知什么病的情况。东汉时期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中提到“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说的是即使不能全部治愈各种疾病,但在看到病证时就可知发病根源的道理 [2]。唐宋时期以后,对疾病的认识更加深刻,临床医学的发展日趋成熟,如孙思邈著的《千金要方》。明清时期,对疾病的诊断和鉴别有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特别是对外感温病的命名与分类有了较为完整的认识。

(二) 中医病名的命名原则

中医疾病命名涉及多种临床学科,与文化、语言等因素息息相关。病证命名原则的主要依据有病因、病机、病理产物及病情轻重等,内科疾病可划分为外感热病与内伤杂病 [3]。外感热病主要以病因来命名,例如“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内伤杂病以脏腑分类为主导,共五大类,即肺、心、脾胃、肝胆、肾系疾病。具体来说命名规律分为以下几种:以“疾”命名,如痢疾、疟疾等;以“证”命名,如郁证、淋证等;以“病”命名,如狂病、百合病等;以症状命名,如麻风、黄水疮等;以病因命名,如破伤风、冻疮等;以病机命名,如伤寒等;以病位命名,如头痛、腰痛等 [4]。中医病名命名方式的多样性决定了翻译方法的灵活多样。

(三) 中医病名俄译时存在的问题

在中医病名俄语翻译中,存在望文生义地借用西医病名,主观臆断地使用某些翻译方法的现象,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有:

首先,对病症不分的中医病名存在以症翻译的误区。中医中许多病名是以主要症状命名的,译者无法准确把握疾病全过程的特点与规律,比如内科疾病中的眩晕、发热等。其次,对有些易混淆的中医病名或病证,片面地以病或以证翻译有失偏颇。如一些简单精炼的中医病名:淋证、萎证等,既能说明病因、又含转归和预后的可能。最后,对个别中医病名涵盖性广、数病一名的翻译,译者把握不准。有些中医病名单纯明了,如肺痈、肠痈等;还有一些病名概括性很强,一个病名涵盖几种疾病 [5],如鼓胀、心悸等。

2. 中医病名的翻译原则

准确翻译中医病名要理解其定义,更要密切关注病名所归属的辨证论治体系。不同的辨证论治体系对应不同的病因病机,其命名与之不同,准确的病名翻译有助于与其他辨证论治体系中的同名术语区分开来。因此在翻译时既要保留其原有的概念与特色,又要力求达到翻译中“信、达、雅”的标准。

(一) 信――忠实

医学专用术语翻译的主要目的在于描述科学事实,同时兼有较强的客观性。中医病名翻译中的“信”,取《易经》中“修辞立诚”之意,意为要忠实准确地传达原文的内容;也可引申为“名副其实”之义,即中医病名要与实际病症表现相符合 [6]。如“血淤”和“淤血”一词,一字颠倒,却暗含着因果关系的差异。“血淤”是动态的,说结果,应译为застой крови;“淤血”是静态的,指原因,应译为кровоподтёк。

(二) 达――准确

翻译中医病名必须遵循准确性原则。翻译中的“达”取《易经》中“辞达而已”之意,指译文通顺流畅,强调表达的直观和形象 [6]。如中医理论中的“心悸”划分为惊悸、怔忡。惊悸多与受惊相关,病情较轻,引起心悸心慌的症状;怔忡多由久病体弱、心脏受损所致,病情较重,日久导致心失濡养,心脉不畅 [7]。若翻译时仅使用сердцебиение,无法完整准确的表达出中医这个概念,所以在翻译“心悸”时应区分对待,惊悸可译为страх,怔忡可译为нервная депрессия。

(三) 雅――典雅

“雅”指译文选用的词语得体,文字典雅。医学语言简明扼要,语义专一,表达明确,中医语言亦是如此。病名翻译需在中医古籍中有典可循、有据可依,积极吸收现代医学研究成果,兼顾传承和发展中医传统,做到“承上”与“启下”兼顾,努力使中医病名的翻译在固本求源、创新发展中保留本色、不失特色。

中西医属于完全不同的两套医学体系,翻译中医病名时要参照西医的表达方式,还要保留中医特色。结合“信、达、雅”三项原则,译者在具体翻译实践中还应依据情景语境选择适宜的方法。

3. 中医病名的翻译方法

中医病名涉及范围广泛,许多术语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当一种翻译方法无法生动准确地表达出该病在中医诊疗体系中的特有含义时,译者要视具体情况,综合文化、语言、医学等因素,灵活使用直译、意译和音译等方法,力争做到形神兼备,切不可为达而达、为雅而雅。

(一) 直译

直译是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它不仅保留了原文内容,也保留了汉语中的医学词汇和专业术语。直译侧重从形似和字面上进行翻译,同时还需兼顾词义。直译能很好的保留中医特色和精髓,从而保证中医理论体系的完整性。所以,对于适合用直译方法解决的文本,直译是最佳选择。如八纲辨证中的表证поверхностный синдром、寒证синдром похолодания和虚证синдром недостаточности等。

中医中的部分病名若与西医有相同的症状,则可直接翻译成西医对应的症状,如耳鸣шум в ушах、健忘амнезия、胃痛гастралгия、咳嗽кашель、胸痛торакалгия、头晕головокружение和恶心тошнота等。如一个中医病名对应多个西医病名,则不能仅用一个西医病名作对应词,如中医的消渴диабет与西医的糖尿病сахарный диабет、尿崩症несахарный диабет和精神性烦渴психическая полидипсия均有对应关系。

在西医中,鼻腔、咽或喉部等上呼吸道感染致急性炎症称为感冒,中医风寒与西医感冒病名的含义相同,故可直译为простуда。再如,中西医病名中“黄疸”含义相同、病证相似,直译为желтуха即可达到同样效果。“肾衰”一词在西方医疗体系中指肾功能部分或全部衰竭的病理状态,它与中医“肾衰”所指相同,因此可直接翻译为почечная недостаточность。

(二) 意译

意译不拘泥于原词形式,可根据原文的大致意思进行翻译。比如在翻译中医著作时,很难做到逐字逐句、一一对应,所以使用意译更能体现中医独特的语言特征。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症状组成的中医病名,无法同西医的病名或症状对应时,可采用意译的方法。如“癃闭”,病势缓慢的指“癃”,即小便不通或淋沥点滴而出;病势急骤的为“闭”,即小便闭塞或点滴不通。癃与闭均指排尿困难,但二者在程度上有所差别,因此多合称为癃闭 [8],故可译为задержка мочи。此类情况常见于西医尿毒症“关格”,小便不通为关,呕吐不止为格,故意译为дизурия и рвота。

有些疾病用意译比较容易误导。如柔痉судороги конечностей、刚痉сопровождаемые ознобом,是以有汗、无汗,是否恶寒来鉴别,而非指颈项的软硬。同时,需注意某些中西医病名的貌同实异,中医的淋证与西医的淋病就是似是而非的实例,中医淋证以小便频数、淋沥涩痛、小腹拘急引痛为症状,译为странгурия;西医的淋病гонорея,是指通过性交等接触,由淋病双球菌传染的泌尿生殖系统化脓性感染 [9]。

(三) 音译

音译是按照发音来翻译。中医病名很多都出自中医典籍,中医翻译中使用音译是保持典型特色的重要方法之一。中医病名包含大量专业术语,音译能最大程度地表达其内涵。

对于一些无法在译语中找到合适对应词来解释的中医术语,就可以使用音译。如阴阳инь и ян、中府Чжун-фу、卫вэй、气ци、脏腑цзан-фу、人参женьшень和太极拳тайцзицюань等概念的翻译,已逐渐被人们广泛接受并使用。中医特有病名“痧证”,指感受时疫秽浊之气,以发热,胸腹或闷,或胀,或痛,或上吐下泻,或神昏闷乱,或皮下青紫痧癍痧筋等为常见症的危急外感热病的统称。“痧证”含义较为复杂,西医中还没有直接对应的病名,采用解释性翻译又行文过长,因此采用音译болезнь Ша。

个别汉字含义较多,用于多种疾病翻译时会出现一字对多义的情况,且所有疾病间还有一定病因或症状上的关联,如十分典型的“痹”字。作为一种病证,“痹”可以泛指一切因邪气痹阻肢体、经络、脏腑所引起的病证 [9]。中医术语中“痹”包含了两个或三个含义的情形,如麻痹парализация、痹厥артралгия和痹痼ревматизм等。鉴于以上情况,“痹”音译为болезнь Би,更能传达中医“痹”的形和神,这种译法目前已被普遍使用。再有,东汉张仲景所著汉医经典著作《伤寒论》中的六经病名采用的也是汉语拼音,与之对应的病证可采用音译,如太阳病болезнь Тай-ян、少阴病болезнь Шаоинь和阳明病болезнь Янмин等。

4. 结语

中医术语表达方式独特,翻译时需最大程度地保留中医特色,展现中医文化魅力,同时还要兼顾目标语读者的接受性,广泛传播中医以及中医文化承载的深刻内涵。为此,本文重点围绕“信、达、雅”翻译原则,着重对中医病名俄语翻译方法进行探析,以直译、意译和音译等方法举例,力求对中医病名俄语翻译提供有益参考。下一步,结合中医广泛发展和向世界传播的实际,呼吁更多专家学者积极参与到中医病名俄语翻译事业中,进一步提高中医病名翻译的规范化、标准化水平,为中医对外交流合作及国际化研究提供有力支撑。

中医病名俄译方法探析

摘要:为更好地宣传和推广中医,中医翻译发挥着无可替代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中医病名的规范化、标准化翻译,对中医广泛深入的交流传播起着举足轻重的推动作用。近年来,随着对外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扩展,中医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重大、意义深远,“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实施、“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明确,都为中医“走出去”提供了广阔平台和重要契机。本文围绕“信、达、雅”的翻译原则,就中医病名简单以病或以证翻译等问题,研究中医病名的俄译实用方法,为中医病名俄语翻译提供积极借鉴。

关键词:中医病名,俄译方法,信,达,雅

Conflicts of Interest

The author declares no conflicts of interest.

References

[1] 魏佳, 李灿东. 中医病名规范化研究现状与对策[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1, 36(3): 1217-1220.
[2] 朱文锋, 贺泽龙. 论坚持中医病名诊断的必要性[J]. 辽宁中医杂志, 2000(2): 50-52.
[3] 申晓伟. 古代中医病证分类研究[D]: [博士学位论文]. 北京: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5.
[4] 陈萌, 张冬梅, 刘敏, 李丽娜. 中医学疾病命名方式探析[J]. 中医杂志, 2016, 57(6): 451-453+457.
[5] 李慎贤, 丁涛, 于飞, 陈苏宁. 中医病名规范刍议[J]. 中医药学刊, 2005, 23(12): 2251-2252.
[6] 陈洁, 郑志博, 肖琨珉, 贾子君, 姚树坤. 从“信、达、雅”看现代疾病的中医病名[J]. 环球中医药, 2020, 13(7): 1202-1204.
[7] 罗明辉. 小议《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篇》中的“汗” [J]. 中医研究, 2005(5): 12-13.
[8] 黄培, 孙洁, 赖孟超. 张介宾诊治癃闭病特色探析[J]. 浙江中医杂志, 2022, 57(3): 168-169.
[9] 朱建平, 洪梅. 中医病名英译规范策略[J]. 中国科技术语, 2008, 10(2): 18-24.

Copyright © 2024 by authors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Publishing Inc.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This work and the related PDF file are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