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lancholy versus Delight: An Analysis of Different Feelings of “Autumn” Based on Sunny Sand: Autumn Thoughts from Ma Zhiyuan and To Autumn from John Keats

Abstract

Chinese traditional literary works are usually filled with sadness and melancholy, and in the view of Chinese literati, autumn signifies separation and remoteness; however, in the context of western literature, autumn symbolizes harvest, romance and delight. This paper takes Sunny Sand: Autumn Thoughts from Ma Zhiyuan and To Autumn from John Keats as examples to analyze the different feelings of “autumn” by eastern and western poets. Then, it explores the reasons for the differences to enhanc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Share and Cite:

Gao, X.H. (2022) Melancholy versus Delight: An Analysis of Different Feelings of “Autumn” Based on Sunny Sand: Autumn Thoughts from Ma Zhiyuan and To Autumn from John Keats. Open Access Library Journal, 9, 1-7. doi: 10.4236/oalib.1108728.

1. 《秋思》与《秋颂》

自古以来,中国诗人、词人就对秋天赋予了离别和悲伤的色彩,在众多诗词曲赋中,尤以元曲作家马致远创作的《天净沙・秋思》而著名。《秋思》语言凝练、意象饱满,一幅幅寂寥的画面正如秋天的夕阳一般,悄无声息地、层次渐进地展现在读者眼前。“曲状元”马致远的这首元曲用最自然的笔调,描写出了一幅落日夕阳下,一棵老树、一曲流水、一盏西风的冷落、孤寂之景,以简洁凝练的语言,通过对郊外夕阳西下一景的描绘,刻画了旅人漂泊在外的悲伤心境。诗词的创作无疑与作者当时的环境和心境息息相关,青年时期的马致远十分渴望建功立业,为国家做出一番贡献,然而,元朝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再加之环境的打压和局限,马致远一直未能施展抱负。漂泊无定的生活让他郁郁寡欢,无处施展的才华令他内心愤懑。于是,在羁旅途中,他写下了这首《天净沙・秋思》。诗词可言情、可歌志,因此在马致远的眼中,这寂寥的秋天始终是暗淡阴沉的,正如那落下的夕阳。

与马致远不同,济慈作为浪漫主义诗人,对于色彩、景物有着极强的感知力,非常善于刻画事物的缤纷之景。To Autumn (《秋颂》)里的秋日之景先从秋高气爽的秋日之晨到收获满满、芳香四溢的秋日之午后,再到田野中生机勃勃的各种秋日小动物,无一不是活力、阳光、希望的体现。《秋颂》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描写了秋天饱满的阳光,以及秋天蕴含的累累硕果。在济慈的眼中,秋是可爱美好的。然而,这是济慈创作生涯中最后一首颂诗,济慈创作这首诗时,正值生病期间,但他却将这次庭院秋景之旅看作是一场阳光洗礼的盛宴。西方诗学中的“真”更多指向外在物象的真实表述,华兹华斯也强调指出“一切好诗都是强烈自然情感的自然流露”(彭体春,2004:149) [1]。济慈正是通过歌颂秋天,抒发了个人对秋之阳光、温暖、丰硕的喜爱之情。

2. 《天净沙・秋思》与《秋颂》中“秋”的意象对比

在《秋思》中,马致远仿佛一位讲故事的人,在娓娓道来。景象一一递进,动静结合,意象一一对立,相辅相成,读起来十分有韵律,一幅寂寥秋日遐想图映入读者眼帘。清朝国学大师王国维称其为:“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妙境。有元一代词家,皆不能办此也。”(王国维,1998:16) [2] 这首元曲在今日仍被视为著名的悲秋之作。曲中的十个意象:枯藤、老树、乌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无不在展示着孤寂的秋日,这些意象都从侧面描写着秋天的悲凉、伤感。曲的第一句中的意象各有一个形容词:枯、老、昏,而这三个形容词在中国文化里都是衰败、没落的表现,其中,因为乌鸦通体漆黑,且叫声尖锐刺耳,所以很多地方的人们把乌鸦看作是不详之物和不吉利的象征。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乌鸦意象往往是一种败亡的象征,如“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梁园日暮乱飞鸦”(冯静,2002:101) [3]。第二句看似一幅温馨的家庭环境,其实正是与前一句的凄凉做出对比,反衬出了作者的孤单。一悲一喜,一凉一暖,更是能突出作者内心的痛苦。第三句先是描写地点:在一条古道上,接着描写环境:西风迎面吹着,然后是“人物”:一匹孱弱、瘦小的马载着作者,这一句将作者一人凄凉憔悴的背影描写的淋漓尽致,尤其是一“瘦”字更是体现了作者的悲惨心境和经历不是一时的,而是长久的,因此才把马都累瘦了、饿瘦了。最后一句,作者抛弃了侧面描写,直奔主题,太阳都要落下了,这位断肠人却仍在孤单地漂泊,不知何处是归宿,何处是家园,更不知令人伤感的秋季什么时候结束,但是秋季结束,来到却仍是更加寒苦的冬天,一首《秋思》把作者的愁苦悲凉、希望渺茫体现得酣畅淋漓。

反观济慈的《秋颂》,在这首诗中,诗人着眼于秋实、秋色、秋味、秋收、秋声,借助多种修辞手法,用细致生动的笔触、舒缓优美的语言描摹出一幅秋天的画卷(容楠,2016:40) [4]。在第一节中,济慈将秋天描写成“Season of mists and mellow fruitfulness”(雾气洋溢,果实圆熟的秋),在作者的眼中,秋天的丰收的季节,是硕果累累的季节,在秋天的阳光照耀下,葡萄、苹果、榛子都圆鼓鼓的,每一颗都是清香可口的果实,每一颗都是丰富的收获。诗人不仅看到了,也闻到了,听到了。诗人说果核是“sweet kernel”,是甜蜜蜜的,并且在第二节中,当诗人畅想到远方的打麦场上时,他醉倒在了一片罂粟花香中,也让读者感受到了秋天味道带来的心旷神怡。第三节中,诗人着眼于听觉描写,无论是小飞虫忽上忽下的嗡嗡声,还是远处羊群的咩咩声,又或者是在歌唱的蟋蟀、叽喳的鸟儿、空中呢喃的燕子,这些声音都是美好的象征,都是生命活力的展现。在这首诗中,诗人虽然没有用具体的颜色描写秋天,但是从“maturing sun”(成熟的太阳),“warm days”(温暖的日子),“rosy hue”(胭红)中也不难发现,这个秋天是阳光普照的,是温暖宜人的,更是充满希望的。

3. 东西方“秋”之意象差异产生的原因

3.1. 创作背景不同

诗歌都是作者有感而发,所处的环境不同,也就带来了不同的心境。虽然都是同样的秋季,马致远和济慈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秋之感受,前者认为秋天是孤独寂寥的,而后者则认为秋天是阳光、充满希望的,而产生这种差异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两位作者所处的创作背景不同。马致远一生渴望实现内心报复,报效国家,然而,身处元蒙统治下,广大知识分子穷困潦倒,流离失所,马致远也不能幸免,因此,他一直未能得志。从马致远的号――东篱(效仿陶渊明之志)中也不难看出他因无法施展内心抱负的无奈,因此只能退居田园生活。而《秋思》这首诗也是在羁旅途中有感而发,因此,这时的秋就被马致远赋予了悲伤凄凉的色彩,这时的秋也正如他的内心,正如他的人生经历,一步一步走向衰败,一步一步走向无可奈何,他就是夕阳下面的那位断肠人,身处天涯,无处可定居,因此这里的秋就是悲剧的色彩。

济慈于1819年9月创作了《秋颂》,彼时的济慈身患肺结核,身体健康状况越来越差,因此他格外珍惜生活的每一秒,渴望享受自然。于是,他出门,漫步于田野之间,感受自然的气息,闻到了清新的空气,看到了秋天的硕果累累,听见了动物的叫声,也感受到了秋天阳光所带来的温暖。诗的第二节也表达了他对所爱之人的思念,因为肺结核感染率极高,他只能将自己隔离起来,对爱人的思念是伤感的,但是窗外的秋景令他忘却了这份痛苦,他将无尽的思念之情融入到了对秋天的畅想当中,每一句诗都有爱的体现。另外,当时国外尝试用“自然情感”去取代在西方诗学中长期占统治地位的“理性情感”,济慈对秋天自然景物的真切感受,对秋景赞美的自然抒发也是这种真情实感表达的真谛,因此他眼中的秋天就充满了希望。

3.2. 地理位置不同

中国地域辽阔,东西南北跨度大,东临海洋,整体向海洋的方向倾斜,因此,内地易受到来自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从而形成降雨。中国气候多样,主要以季风气候为主,夏季多降雨,秋冬则干燥少雨。寒冷干燥的秋冬季节再遇上干涸少雨的时期,不免让人们心生落寞,内心有所失望。中国诗词中常常夸赞雨水的重要性。“好雨知时节……”,“天街小雨润如酥……”,这些诗词都体现了古人对雨水的看重。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中,“雨水”(每年的正月十五前后)这一节气位列第二,预示着寒冷即将过去,万物将复苏,迎来新一年的生机,也宣告着春天的到来。因此,“春”在古人眼中便象征着复苏、喜乐、生气,而干旱少雨的秋季,自然很少为人们所喜爱。同时,秋冬季节又受到冬季风的影响,中国大陆内部经常刮西北风,西北风凛冽、刺骨,十分恼人,不似春风和煦,夏风温暖,秋冬季的西北风风声大、声音呜咽,吹得树枝乱颤,灰尘四扬,即使在现在,中国人也不喜欢西北风带来的萧瑟、凄凉之感。所以,提到秋季,中方人们的思维会不自禁地想到“北风吹、雪花飘、树木枯黄凋零、草木落败”的意象,人们也不免触景生情,感到悲伤和孤独。

而英国气候受温和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影响,再加上西风和暖流,多降水且气候潮湿。但是,英国的西风却与中国的西北风不相同,英国的西风自大西洋而来,温暖且潮湿,为英国带来丰富的雨水滋润。而在英国的春秋季节,吹来的气流是来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寒冷且干燥。因此,英国人对秋季的西风反而钟爱有加,正是由于西风所带来的独特气候差异,英国人将秋季视为阳光、温暖、活泼的季节,也正如济慈在《秋颂》中所赋予诗词朝气蓬勃、阳光向上的积极意象,“洋溢、圆熟、徐徐、歌唱”正与《秋思》中“西下、瘦马、断肠人”形成强烈的对比。这一幅独特的田园秋日风光图让读者感受到温暖、阳光。一片生机勃勃的美好画面呈现在面前,让人们也不禁充满对生活的希望。

3.3. 神话、传说影响下的文化背景差异

《山海经・西山经》曰:“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王斐,2014:69) [5] 司天之厉、五残象征着黯淡与凄凉。正如此时,万物肃杀,草木枯凌,树木凋谢。秋季来临之时,居住在西方玉山的太阴神西王母就开始行使刑杀之能,惩戒万物,使万物渐衰(苑萌萌,2015:10) [6]。在东方传统思维里,人们将春夏秋冬四季看作是一个轮回,而春夏即象征着生命的初始,代表着生机与未来,到了秋天,万物开始衰败、凋零、颓废,人们不免开始有“悲秋”之感,因此将秋季视为生命轮回之力式微,面对白昼逐渐变短,无尽的黑夜开始慢慢变长,人们的情绪不免低落,活力不免锐减。又如《月令》载曰:“孟秋之月,……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鹰乃祭鸟,用始行戮。”(杨天宇,2005:197) [7] 从气候到动植物的变化,全都表明了秋天对中方古人们来说,是一个悲凉、寒冷的季节,人们的感情也因此感到落寞。

作为西方文学源泉的古希腊神话故事为西方诗人提供了不少创作素材来源。古希腊神话故事里的众神性格各异,处事风格各不相同,也象征着不同的意义。女神在希腊神话中的地位举足轻重,除了极具魅力之外,希腊女神所司之职也不相同。作为时序三女神荷赖(Horae)之一的厄瑞涅(Eirene)既是和平女神,也象征着西方的“秋季”。厄瑞涅(Eirene)代表和平与财富,象征着秋之丰收与祝福。希腊神话主张西方人民奋斗、追求,女神的形象因此也象征着美好与阳光,因此,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西方人认为秋天就是丰收、硕果累累的季节。正如女神能够带来希望,西方人对于秋季,也正如济慈在《秋颂》中所描写的那样,景色优美,果实满满,芳香四溢,天高地阔,心情舒畅。此外,希腊神话中象征着农林女神的德墨忒尔也为西方人民带来了关于秋天的憧憬和希望。正是由于西方对希腊神话中女神形象的赞扬与崇拜,从而影响到人们接受、认知事物的行为和方式。正如同样的秋天,在西方人看来,是神圣、喜悦的,是让人舒适、沉浸的。

4. 总结

通过对《天净沙・秋思》和《秋颂》这两首诗的探析,我们可以看出在不同的背景、地理及文化条件下,作者们对同样的季节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感受。“文化语境为文学接受提供了条件,文学接受又反过来作用于文化语境,拓宽、深化了文化语境,为文学接受创造了新的更有益的文化语境,如此循环往复,使不同的文化交流、借鉴得到不断深化”(董洪川,2001:29) [8]。一个民族文化底蕴、思想品格的造就和形成与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底蕴息息相关。秋天,在东方人的眼中是寂寥的,但在西方眼中,是丰收、喜悦的,这是由于中西方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也更是由于两个民族深层的文化来源不同,所以才产生了文化差异。而只有理解文化差异,实现跨文化交流,才能促进思想与对话。

“思”与“颂”――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和济慈的《秋颂》看中西方对“秋”的思维差异

摘要:“自古逢秋悲寂寥”,中国传统诗词歌赋中对于秋天的描写大多充满了感伤、哀愁,秋风瑟瑟的季节在中国文人的眼中是离别、归去之意;然而在西方文化语境下,秋天与分离无关,意味着丰收与浪漫。本文以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和英国诗人济慈的《秋颂》为例,比较在思维差异下,中西方对“秋”这一意象的理解,探究产生差异的原因,促进跨文化交流。

关键词:《天净沙・秋思》,《秋颂》,跨文化交际

附录2. 天净沙・秋思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附录3. 秋颂

Conflicts of Interest

The author declares no conflicts of interest.

References

[1] 彭体春. 一时一景一样情, 两种语境两诗心——卢挚《秋景》与济慈《秋颂》的比较分析[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4, 25(9): 147-150.
[2] 王国维. 人间词话: 卷上[M]. 黄霖等, 导读.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
[3] 冯静. 中西方文化中的乌鸦意象探析[J]. 齐鲁学刊, 2002(5): 99-101.
[4] 容楠. 《秋颂》与《秋晓风日偶忆淇上》比较研究[J]. 文学教育, 2016(7): 40-41.
[5] 王斐, 译注. 山海经译注[M]. 上海: 上海三联书店, 2014: 69.
[6] 苑萌萌. 中学语文古典诗词中的秋意象及其教学实践探究[D]: [硕士学位论文].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 2015.
[7] 杨天宇. 礼记译注[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5.
[8] 董洪川. 试论当代美国诗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接受[J]. 外国文学研究, 2001(3): 45-46.

Copyright © 2024 by authors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Publishing Inc.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This work and the related PDF file are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